第19届河源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行,15个代表队同台竞技 部分获奖作品将参加省赛
本报讯 记者 高雅 12月28日,第19届河源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行终审展评活动,来自我市各县区以及市直各学校15个代表队的237名青少年选手和科技辅导员同台竞技,开启河源学子的“科创盛赛”,部分获奖作品将代表河源参加省赛。
此次大赛以“创新·体验·快乐·成长”为主题,面向本市小学、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以及科学教师、科技辅导员,各级教育研究机构、校外科技教育机构和活动场所的科技教育工作者开展赛事。
参赛选手展示自己的作品。
大赛现场,参赛选手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参观来宾分享作品的设计理念及实际应用场景。每一件作品都汇聚了河源学子的智慧与汗水。来自河源市第四小学的选手凌晨睿做的安全无忧投影警示器吸引了不少嘉宾的驻足。凌晨睿向记者分享道,他所设计的投影警示器是从新闻报道中交通事故二次伤害频发获得的创作灵感,希望通过他的作品能够减少交通事故二次伤害的发生。此前,凌晨睿已积极参与各类科技竞赛,今年代表河源市参加第39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代表广东省参加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二等奖,对此次大赛充满信心。
据了解,此次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板块,其中,青少年板块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分为小学生和中学生两类,小学生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作品按学科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环境与宇宙科学、技术、行为与社会科学5类作品;中学生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作品按学科分为:数学、物理与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工程学、环境科学、行为和社会科学8类作品。最终,大赛评选出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一等奖12项,二等奖26项以及专项奖若干项,待公示无异议后正式通报。
近年来,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已经举办了1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热爱科学、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成为了引领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一项品牌活动,有力促进了我市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
接下来,市科学技术协会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创新青少年科学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各类科技场馆和信息技术手段,大力推动以科普资源进校园、学生进科普阵地为主要内容的“双进”服务“双减”行动,加快构建校内校外相互促进、有效衔接的青少年科学教育体系,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为建设科技强国培养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
上一篇:市图书馆新馆开馆八周年 用情用力续写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新篇章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初秋时节,河源绿意不减,义务植树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题林内树木葱茏,展现出别样的生命力;在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九里湖绿美广东生态示范区,无叶美冠兰、翠金鹃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