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庄稼地去
有事没事,我总爱扛把铁锹或锄头,到地里转一圈,有时也在地头坐一会儿。儿子见我天天往庄稼地里跑,认真地劝我:“爸,地里也没活,去地里干啥?”
我去地里干啥呢?有活就干活,没活就看庄稼。当我扶住锄把,看着满眼绿色,看着庄稼从幼苗破土,到拔节甩叶,再到孕穗结籽,就觉得生命在催发着希望,心里舒服得劲。
我到庄稼地里走一走,看一看,坐一会儿,人与庄稼相偎相依,成了我日常的习惯。庄稼苗在我手心里萌发,在我眼睛里成长,在季节变换中走完一生,整个过程生动而传神。当庄稼丰收最终成为餐桌上美味可口的饭菜,这是多么和谐的画面,多么强烈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啊。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早已把庄稼和农民捆绑在了一起。先人选育百草,择良为稼,抛弃了捕猎,选择了定居与农事,这又是多么大的社会进步。
几千年来,庄稼人使命在身,初心不改。而我有幸成为亿万庄稼人中的一个,普通得像一棵稻谷,一棵麦子,或一棵稗草。拥有这样自豪的历史背景,让我坐在庄稼地里,像坐在自己家里一样亲切自然,毫不拘束。我可以脱掉鞋袜在地头草丛里睡一觉,也可以光着脚丫在庄稼地来回踱步,像“领导”一样,给每一棵贪玩不肯长高的禾苗,开展生动的思想教育。
庄稼像听懂人话一样,比赛似的长个儿,竞争一样开花吐蕊,胀鼓起了穗荚。所以,这也更让我亲近庄稼,甘愿为她们奉献一切。
只要不降大雨,或强风劲吹,我雷打不动地沿着村庄去往田野的土路,到庄稼地去。走在田埂上,不管自家或别人家的庄稼,我都感觉到可爱可亲。她们都是大自然的精灵,都是人类的朋友。我同她们打招呼,有时她们在风的怂恿下,礼貌性摇动一下叶子。对此我并不介意,倒觉得我的顽皮,打扰了她们的睡眠。
农闲时,我来到地头,用锄头在这里划两下,在那里划三下,干着似乎有意义,实际没有多大意义的劳动,连我自己都觉得有点做作。于是,我干脆坐在地里,欣赏起葱茏的大地,把玩起庄稼的茎杆或者叶片,像是逗自己家孩子开心一样,内心充满了柔情。
每一棵庄稼都是粮食,都是养人活命的灵芝仙草。你看庄稼哪里不是宝呢?茎叶是牛羊的饲料,籽粒是人类的主粮。它披一身绿装立于原野之上,为大地增辉。即便落叶枯萎,也必化作了春泥。
在地里坐一会,与庄稼聊天,获得了心灵的宁静。其实和我有类似习惯的村民比比皆是。我们种了一辈子庄稼,庄稼也养了咱们一辈子。村民们和我一样,在地里或蹲或踞,或站或躺,与庄稼野草为伴,与苍天大地为伍。
平时,我们都喜欢到庄稼地去,去劳动,或看庄稼,一是关注庄稼成长,二是得到精神的抚慰。在这天然氧吧里,感同身受,获得内心的充盈。
作者:高贵华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