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创建典型村 古村焕新颜 —桂林村纪事

桂林村,是河源江东新区临江镇辖下的一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美丽古村。自从广东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来,桂林村热情高涨地争创2024年典型村,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古村焕然一新,令到访者流连忘返。

基础设施供保障

一进入桂林村,便是一条长3公里、双向两车道、用沥青铺设的主村道。一路前行,村里的水泥路通到了每一户的门前。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便利的交通,给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体验和致富的信心。近年来,桂林村在完成村内道路硬底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供水、供电、医疗、教育、综合服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群众的幸福村居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

绿美建设暖人心

走在桂林村,我们可以看到村民们的房前屋后非常干净整洁,每隔不远就可以看见分类垃圾桶,看不到乱扔垃圾的现象。为了做好人居环境长效保洁机制,村里聘有8名保洁员,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已建成的5座公厕也安排有专人维护。

村里有很多古树,如300年左右树龄的荔枝、龙眼,400年左右树龄的榕树等。它们有的挂着显示树名、树龄等信息的牌子,有的因地制宜,在树下建了古树小广场,供村民休息、娱乐。这些保护措施,得到了村民的称赞,因为这些古树寄托着村民们对家乡的依恋之情。在保护古树的同时,村里还见缝插针地在村道两旁种植了绿化树,村道摇身一变美丽的“绿色长廊”。村里有几座老建筑,如市级文物“大夫第”等,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些老房子,在欣慰、无声地感受着村庄的可喜变化。

村里因地制宜,在多个地方建设了篮球场等运动、休闲相结合的小广场,广场周边配置了一些运动器材,让村民们在节假日或晚上,不用远行,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健身自由、散步自由、休闲自由。笔者走在村里,不时看到有小孩子在广场玩耍,还有老人家在广场上悠闲地散步,好一幅“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景象。

助农服务创收入

为了帮助村民们提高家庭经济收入,桂林村多措并举,带领村民探索致富之路。村里成立了助农服务中心,与桂丰生态农业公司合作建设中草药种植和加工基地,种植了金丝皇菊、药用玫瑰和佛手100余亩,解决了村民临时就业200多人次。同时,村集体盘活土地资源,争取相关政策支持,通过场地出租、指标入股等方式,发挥生产生活留用地效益,带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此外,村集体通过投资入股、融合帮扶资金和富余资金等方式,分别入股紫金县产业扶贫项目、江东新区产业园分红项目、高新区产业园分红项目等,每年带来超过35万元村集体收入。截至目前,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9万元。

走在村里,笔者心头不由得想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句子。但桂林村绝不是桃花源那种自我封闭、一成不变的村庄,它紧跟时代的步伐,正走在致力于建设美丽乡村的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

作者:谢学辉






上一篇:胜利之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