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感
国庆假期的第三天清晨,我又回到了那充满诗意的家乡——东源县半江镇西溪村。熟悉的土地,熟悉的气息,熟悉的亲人,一切都让人心生温暖。
偶然间,我看到了叔叔和阿娘(在我们客家地区,叔叔的老婆被称为阿娘)。阿娘正在专注地扎着黄豆荚,她的双手熟练地摆弄着那些豆荚,像是在对待珍贵的宝物。叔叔则在一旁摆弄着竹子,那些竹子将被用作晾晒黄豆荚的工具。他们的劳作是那么的自然而然,仿佛一幅流动的农耕画卷,将我带回那无忧无虑的童年。阳光透过竹叶洒下斑驳光影,伴随着豆荚摆动的沙沙声,构成了一首独特的乡村交响曲。我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感受着岁月静好的真谛。
我看着门口两边的空地,脑海里浮现出一幅画面:要是叔叔把竹管子架在大门口的两边升起来晾晒黄豆荚,那该是多么好看的景象啊。我的这个想法也得到了阿娘的认同。然而,叔叔最后还是选择把竹管子放在外面的空地里挨着摆放。
原来啊,叔叔和阿娘都已经八十多岁了。他们担心把竹架子搭得太高,万一有个闪失,可就麻烦了。毕竟岁月不饶人,他们的身体不再像年轻时那般矫健。所以,叔叔选择放在矮的地方晾晒,他说这样更方便,也能让过路的行人欣赏这黄澄澄的豆荚,感受到这份丰收的喜悦。我望着那些豆荚,虽然少了些我所期待的那种美感,却多了一份对他们的理解和心疼。在叔叔阿娘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家乡的四季,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与生活的真实。
再过几天,这些豆荚就会被晒干,到时候就可以打黄豆了。黄豆荚,这是农村特有的东西。小时候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时候经常看到大人们把扎好的黄豆荚放在木杆子上晾晒。在阳光的照耀下,金黄色的黄豆荚就像是散落在人间的碎金,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散发着一种质朴而迷人的味道。那是一种充满着生机与希望的景象,那是农村独有的烟火气息。每当微风吹过,晾晒的豆荚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岁月。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我不禁感慨岁月如梭。我自己也已经到了不惑之年,感觉人生就像是一场无法言尽的旅程。
岁月无情,曾经的孩童已经长大,曾经年轻力壮的长辈也渐渐老去。可是,儿时的记忆却永远地留在心间。那些关于黄豆、黄豆荚的记忆,就像是一部永远不会落幕的电影,在脑海里不断地放映着。那是留不住的童年,却也是永远珍贵的回忆。
我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叔叔和阿娘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对岁月的敬畏和对家乡深深的眷恋。这片土地,这些亲人,这些回忆,都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永远不会忘记。
作者:肖青华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初秋时节,河源绿意不减,义务植树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题林内树木葱茏,展现出别样的生命力;在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九里湖绿美广东生态示范区,无叶美冠兰、翠金鹃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