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创新创效 打造智慧电网 ——记河源供电局生产技术部配网自动化专责曾拓
从事电力事业,十载韶光,他满怀壮志;初入创新岗位,两年尝“新”,他不断突破创新。他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电力事业,以热忱创新投身电力发展,为智慧电网发展插上创新的翅膀,用心用情绘制出了电力行业的美好蓝图。他就是2023年河源市最美供电工作者——南方电网广东河源供电局生产技术部配网自动化专责曾拓。
曾拓的钻研精神获得了同事好评。记者 刘奇峰 摄
充电赋能成效显
自从2013年入职后,曾拓一直扎根在河源连平供电局基层一线班组从事设备运维工作。2021年,初入河源供电局生产技术部,他壮志满怀,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熟读岗位责任书,缕清新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同时阅读相关制度的文件和书籍。闲暇之余,与其他兄弟单位对口专业的同事交流学习。在日常工作的磨炼中,他快速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获得同事的一致好评。
“我们局在科技创效方面底子相对比较薄弱,与其他的大湾区的供电局有较大实力差距,对此,我们也一直在找‘药方子’解决。”曾拓说。入职以来,他多方牵线搭桥,策划创新项目,举办多场交流活动,组织创新骨干走出去向先进榜样学习,到韶关、清远等地,以及南网科技公司等科研机构参观学习,并邀请南网科研院等科研机构和浙江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研究团队到河源供电局开展技术交流,结合河源局现状交换意见,策划科技项目。
同时,通过组织线上、线下交流会,曾拓为各创新团队牵线搭桥,最终形成并提交科技项目指南需求12项,省公司批复7项,超近五年批复项目总和,使河源供电局科技项目体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以匠心促创新
曾拓的同事陈源君告诉记者,去年其和曾拓等同事开展配网测试仪的研究开发,制作出一种多通道测试的绝缘电阻试验装置。过程中,曾拓在项目管理、业务流程上给予陈源君极大的支持,大家都被曾拓的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所感染,工作干劲更足。最终,该成果荣获2023年广东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奖三等奖。经统计分析,相比于采用传统绝缘摇表,应用一键式绝缘电阻测试仪节省的故障查找时间平均为12分钟(0.2h),减少停电时间和测试时间,提高抢修复电速度,降低人身操作风险。可以说,该测试仪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研发投入强度是衡量科技创新实力的关键指标,是提升创新能力的“牛鼻子”。近年来,曾拓组织了各专业线条对基建、技改、信息化项目开展资本性宽口径研发投入项目梳理,深度挖掘其中具有研发属性的经费,历经4个月,完成了全部项目的佐证材料构建。经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审定,河源供电局2022年宽口径研发经费投入达5500万元,同比增长2400万元,涨幅77%,其中资本性4107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2.47%,超省公司目标24%完成任务,宽口径研发经费投入增长显著。
通过日积月累,曾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模式,凭借提炼总结不断获取新知识,真正实现以匠心促创新。从事电力行业十年,曾拓一直钻研在电网建设里。近年来,创新项目增长显著,推动了知识产权数量的提升,年度新增授权发明专利32个,有效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同比翻番,提高全局创新创效水平,推动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曾拓这份踏实肯干的钻研精神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永远保持好奇心,保持创新思维,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提高我们创新创效水平。”曾拓所说的这段话正是他在创新工作中的真实写照。不负使命,赢得赞誉,在曾拓等一批创新电力工作者的努力下,2022年河源供电局创新成果完成率达100%,各项指标综合完成情况在全省排名靠前,并获公司年度创新先进集体荣誉,创新领域硕果累累。
本报记者 高雅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