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聚力 发展向新 源城区奋力谱写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源城区坚决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8”工作安排,举全区之力集中攻坚,聚焦产业发展,靶向发力,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立足资源禀赋,持续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新面貌、新变化在全区不断展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源城区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村民致富。
优化政务服务,跑出利企便民“加速度”
2024年9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政数局签署了《政务服务“跨域办”合作协议》,大鹏新区113项、源城区10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异地通办,双方市民可在两地双向办理通办事项,企业和群众办事从“最多跑一次”变成“就近跑一次”。目前,源城区“跨域通办”可办区域已扩容至3省5区(县)。
这是源城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的一个真实写照。2024年来,源城区积极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统一规范全区7个镇(街道)可办事项清单,统一政务服务事项的受理条件、服务对象、办理流程、申请材料、法定办结时限、办理结果等基本要素,完成7家单位114项事项的进驻工作,覆盖了市场监管、人社、民政、社保、医保、卫健、残联等领域,统筹推动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便民服务,实现“一站式”政务服务,做到各镇(街道)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其次是依靠河源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线下依托综合无差别受理窗口,推进政务服务从“分散化、单一化”向“一体化”转变,从“按部门设窗”到政务服务事项“综合一窗”受理转变,受理率达100%,最大限度节约企业群众办事成本和时间。目前,源城区实现了“进一个窗、办全部事”,为企业群众带来更加方便快捷的办事体验。同时积极推广应用“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加快推动区便民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源城区已部署“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85台,上线可办事项277项,实现“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基层群众办事“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成”。
靶向发力,筑牢产业发展“压舱石”
擂起奋进催征的战鼓,源城实力不断攀升新高度。2024年以来,源城区委优化整合“1+11+7”、“百千万工程”指挥部高效运作体系,实施“三个会议”联动、“月通报、季推进、年考评”“九个一”等工作机制,并建立起招商工作专班与全员招商双机制,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秉持“心诚”+“行程”的理念,以“六皮”招商精神为利刃,剑指招大引强、招新引优。2024年前三季度,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1%;工业投资增长21.2%,华润怡宝、特区建工、时进科技等项目竣工投产;21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率达83.1%,排名全市第二,产业项目数量大幅增长、质量大幅提升。
产业强则县域强,产业兴则百业兴。源城区自确立“绿色崛起现代化枢纽城区”定位以来,深度挖掘自身资源禀赋与产业积淀,精心布局电子信息、水饮料及食品、先进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集群,绘制出一幅宏伟的产业发展蓝图。源城区委、区政府乘势而上,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吸引众多优质项目纷至沓来,2024年以来,新引进项目50个,合同计划投资总额52.81亿元,预计年产值73.03亿元、年税收2.21亿元,其中超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如联想异能者、升杰实业、迈拓铝设备等此类项目23个,为产业集群的崛起筑牢了坚实根基。
2024年度,新签约制造业项目24个,意向投资额38.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23个,投资总额38.4亿元),在谈项目制造业项目36个、计划投资额124.95亿元。同时,对意向企业,源城提供“保姆式”服务,从洽谈到落地投产全程呵护。前三季度,已有16个制造业项目动工建设,计划总投资23.3亿元;8个制造业项目顺利投产,计划总投资43.4亿元,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例如,联腾实业被源城区的优惠政策、高效服务和良好产业基础所吸引,决定在一期项目的基础上增资扩产,投资1.2亿元建设二期项目,目前二期项目已步入试产阶段,预计达产达效后联腾实业年产值可达20亿元,将为源城电子信息产业增添新的活力。
如今,放眼源城区产业园区这片全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一派“大干快上、争分夺秒”的火热景象映入眼帘,一个个重点项目快马加鞭、一处处建设工地热火朝天、一栋栋现代厂房拔地而起,众多好项目正向落地见效的目标奋进,为源城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立足资源禀赋,深化农文旅融合
走进埔前镇陂角村的杨家小院·棕榈岛,一棵棵高大的棕榈树将小院环绕,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斑驳地洒在庭院的鹅卵石地面上。微风轻拂,棕榈叶沙沙作响,院内的花草散发着淡淡清香,与咖啡的浓郁香气交织在一起,仿佛将这里变成了都市中的世外桃源。
源城区以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推动中铁广投公司为埔前镇“百千万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持,成功吸引第三方投资100万元,推进埔前镇春沐源大道沿线农田水肥一体化改造、陂角桥南侧绿美小树园等项目改造升级,将绿美小树园升级改造成杨家小院·棕榈岛,巧妙融入餐饮、休闲、文娱等元素,打造成为埔前镇陂角村的网红打卡点。目前,该项目已正式投入运营,每月接待游客上万人次,有效促进周边村民就业创业,提升了周边村民幸福感和游客体验感,也为源城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新活力。
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源城区客天下、巴伐利亚、春沐源小镇等景点都会迎来一批批来自本地和周边县、市的游客,有三五好友的自由行,也有携带家人的亲子游。
近年来,源城区用好用活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发展游玩观光、餐饮民俗、娱乐休闲等产业,成功培育国家级精品旅游线路2条、省级精品旅游线路5条,客天下、巴伐利亚、春沐源小镇带动作用,有效利用旅游资源外溢效应,以春沐源小镇为中心,联动周边镇街和村庄共同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格局,有效助力白云墅、云山温泉小院、田园小筑等精品民宿挂牌运营,杨家小院、乡恋农庄、乡村四月等高档民宿提档升级,沈家土菜馆、榄树下私房菜、客临农庄等本土农家乐遍地开花,一大批特色采摘园、特产店持续火爆,乡村产业业态不断丰富,直接带动周边村民就业人数300人(其中景区和农业产业园所在陂角村80人),间接带动周边就业人数156人。2024前三季度,全区接待旅游人数383.08万人次,预测实现旅游总收入38.03亿元,占全市半壁江山。
与此同时,源城还坚持现代农业与文旅产业比肩共进,走好走实“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现代都市农业之路,成功培育“一颗番茄”“一棵树”“一盘菜”“一条鱼”“一只鸡”等“五个一”特色产业体系蓬勃发展,高标准建设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畜禽现代农业产业园,2024年1月-10月,综合产值分别为7.3亿元、18.65亿元。
源城区在“百千万工程”征程中,以大抓产业发展之笔,绘就了一幅产业蓬勃、经济繁荣的壮美画卷。展望未来,源城将继续在产业发展道路上披荆斩棘,推动产业升级换挡,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不竭动力,书写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华章。
本报记者 梁小鸿 通讯员 刘旭仪 李春华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初秋时节,河源绿意不减,义务植树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题林内树木葱茏,展现出别样的生命力;在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九里湖绿美广东生态示范区,无叶美冠兰、翠金鹃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