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百千万工程 > 阅读新闻

“百千万”春风轻拂 和平处处涌春潮 和平县提振发展精气神,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在岭南大地的青山绿水间,在这片被时代春风温柔拂过的土地上,和平县正以蓬勃的生机和坚定的步伐,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2024年,和平县以“头号工程”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全力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紧紧围绕大抓产业发展、大抓人居环境建设、大抓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大抓体制机制改革、大抓社会力量参与等“五个大抓”要求,高效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全力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如今,一幅产业兴旺、城乡和美、群众安居的和谐画卷在和平县大地上徐徐铺开……


和平县城宜人风貌。

抓实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在和平产业园区的威创达钟表配件(和平)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多条生产线同步运转,加快为国内外赶制订单。该公司为国内外知名钟表企业提供精密部件。生产部负责人表示,去年公司订单充足,销售稳步增长,对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威创达钟表的发展是和平县钟表产业企业的缩影之一,钟表产业作为和平县“六个十亿级”产业集群中的重点产业——可穿戴饰品产业集群,已吸引威创达钟表、元美钟表、朗轩眼镜等32家企业入驻。

去年以来,和平县推动“三个六”产业换挡提级,县域经济运行稳中有进。2024年1-9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3.9亿元,同比增长3.5%。1-10月,完成农业总产值27亿元,同比增长3.5%;规上工业增加值13.7亿元,同比增长11.5%;社消零总额36.1亿元,同比增长3.0%。

在做大特色农业方面,和平县依托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腐竹、猕猴桃、丝苗米、油茶)大力推进“六个十万亩”农业种植基地建设,“和平猕猴桃”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为做强工业经济,和平县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2024年1-11月,新签约工业类项目17个(其中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16个),合同投资总额24亿元。加快打造“六个十亿级”产业集群,2024年1-10月,钢铁、腐竹、食品饮料、新材料、新医药、可穿戴饰品六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1.5亿元,占全县85.0%,较2023年增加5个百分点。

此外,在做优商贸旅游方面,和平县持续推动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广东供销天业(和平)冷链物流产业园一期、广东供销天润(和平)粮食全程社会化服务中心、涂多多河源区域结算中心项目建成使用。翠山竹海森林公园建成开放,成功举办“华丰金湾杯”2024河美共赢篮球联赛(和平赛区)、“畅饮轩博·醉美金秋”啤酒文化活动等活动,2024年累计来和平旅游77.2万人次,同比增长12%,旅游收入达5.13亿元,同比增长10.3%。

改善人居环境,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如今,驱车行驶在和平县的乡村道路上,两旁的风景如画,干净整洁的村庄与错落有致的农房相映成景。这正是和平县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取得的显著成果。

和平县深入开展镇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六大行动”,完成人居环境、城乡风貌等立行立改具体问题366个。聚焦环境风貌、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以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等主干道沿线为重点,累计完成城乡风貌整治提升2575栋;累计种植各类树木18.51万株,建成“美丽庭院”10113户;发动党员干部认种认养树苗超2万余株,打造了主题林210片、支部林700余片。

不仅如此,和平县还积极推进典型镇村培育工作。首批省级典型镇热水镇及第二批省级典型镇彭寨镇、林寨镇“七个一”项目全面建成。巩固提升9个首批省级典型村和推进培育16个第二批省级典型村任务,实施“一村一方案”,建立补短板工程项目库,已实施项目111个。通过这些典型镇村的引领示范,和平县的美丽乡村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

优化公共服务,提升民生福祉

如今,走进和平县的幼儿园和小学,教室里窗明几净,教学设施先进齐全。这得益于和平县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持续投入和优化。

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打造县城和合水、大坝融合发展的“一体两翼”,县城人口较上年增加6.25%,建成区面积增长4.81%。县城老旧小区改造第一批项目已基本完工,第二批项目目前已完成70%;巩固提升城区绿化5.6万平方米,灯光球场改造及停车库、全民健身广场全面建成开放,县城基础设施进一步提质升级。去年,阳明镇上榜镇域经济全国500强,位列第373位,是全市唯一上榜的镇。

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园区零工市场建设,建成和平县就业驿站,2024年1-11月,累计为企业搭建供需平台招聘活动20场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202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成立和平县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优化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60所,完成了礼士镇澄心教学点、阳明镇大楼小学、东水镇郎仑教学点运动场改造,有序推进公白镇中心小学、阳明镇星星中学、青州镇青州中学学生宿舍楼等硬件设施建设项目。

社会治理领域,和平县同样不遗余力。和平县加快推进“1+6+N”工作体系建设,持续运用“和和来”“半边天”等特色调解品牌,大坝镇获评全省首批“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先进典型;县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被评为全省县级标杆信访超市。

全面深化改革,激活发展动力

和平县聚焦痛点堵点,着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突破,不断塑造新优势新动能,激活发展新活力。和平大力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承接省、市下放行政职权40项;累计下放乡镇职权208项、下放中心镇彭寨镇职权222项,其他乡镇职权208项;深入实施营商环境提标优化专项行动。政府投资审批类项目压缩至3个工作日,企业投资备案类项目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办结。

和平坚持“双试点”联动,加速推进“社村合作”试点与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专项改革试点县建设,成功申报全省“社村”合作试点县,获得省1.4亿元扶持资金;扎实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专项改革试点工作,编制了《和平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专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已通过省市农村综合改革专项小组审议。

和平重点推进补充耕地、恢复耕地项目、耕地集中整治区建设及拆旧复垦项目,为县域整体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目前完成全县17个乡镇整治项目潜力挖掘调研,形成首期24个项目金融包,预计可形成10亿元融资规模。

本报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邓燕琴

 






上一篇:坚持制造业当家 产业开“繁花” 和平县“六个十亿级”产业集群蓬勃兴起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