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制造业当家 产业开“繁花” 和平县“六个十亿级”产业集群蓬勃兴起
放眼和平大地,一个个产业集群加速聚集、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开工……高质量发展理念的“绿树浓荫”,催生出经济社会的“朵朵繁花”,这片热土正在迸发出强劲的发展活力。2024年以来,和平县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坚持制造业当家,深入推进产业兴县行动。在这片热土上,“六个十亿级”产业集群——钢铁、腐竹、食品饮料、新材料、新医药和可穿戴饰品——正在蓬勃兴起,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据悉,截至2024年11月底,和平县招商引资工作稳中有进,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基本实现目标任务,新签约、动工、投产项目47个,合同投资总额56.15亿元。此外,前10月,和平县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5亿元,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3.7亿元,同比增长11.5%,完成工业投资27亿元,同比增长5.3%。
和平县腐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角。
钢铁产业:锻造坚实产业基石
2024年1月至10月,和平县钢铁产业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7.8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2.4%。粤深钢实业有限公司是重要龙头企业之一。
该公司位于大坝镇,总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0亿元,现有员工350多名。公司建有现代化厂房及办公楼、变电站,有热轧钢筋连铸连轧生产线1条,年产能力为炼钢140万吨,轧钢90万吨。粤深钢实业有限公司与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计划投资新建一条135万吨的棒材热轧生产线,可提供600个就业岗位。
腐竹产业:小黄豆推动致富业
在和平县腐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贝墩精深加工区,生产车间里热气腾腾,豆香弥漫,工人们正从煮浆槽前捻起一片刚成形的豆膜,晾到竿上。“现在园区占地120亩,建成了5万平方米的厂房,60条手工腐竹生产线和两条全自动腐竹生产线,能实现年产腐竹3000吨以上,其他豆制品一万吨以上,总产值达2个亿以上。”广东润泽食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朱开玄介绍道。上个月,经过深圳市深圳标准促进会评审认证,广东润泽食品有限公司申报的和平腐竹正式获评为“圳品”。
和平腐竹,这一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特色产品,在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进程中,正呈现勃勃生机。据了解,和平县现有从事腐竹加工、销售的企业和家庭作坊278家,共有腐竹生产线630条,其中包括美芳源食品、润泽食品、和盛食品、世锦食品等企业,年产腐竹约1.5万吨,年产值超5亿元。
依托腐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平县以“一心两区”为抓手,大力推动腐竹产业聚集,形成了从研发创新到产品生产、市场销售的产业链条。“一心”即腐竹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落户于福和产业转移园,集合了和平百年腐竹文化展示与企业产品研发、质量检测、科技培训、产品展示等多元化功能。“两区”即合水镇腐竹三产融合发展区和贝墩镇腐竹精深加工区。合水镇腐竹三产融合发展区以和小豆食品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占地面积232亩,首期建设82条腐竹加工生产线,具有标准厂房、仓储、豆渣发酵处理车间等现代化生产设施设备。贝墩镇腐竹精深加工区占地面积120亩,以广东润泽食品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首期建设52条腐竹加工生产线。
近年来,和平县注重发挥和盛食品、润泽食品、美芳源食品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腐竹衍生产品发展,完善腐竹产业链条,初步建立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腐竹产业链条,产业效益进一步提高、产业品牌进一步打响。2024年1-10月,和平县腐竹产业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6亿元。
食品饮料产业:打造绿色产业新引擎
1月3日,和平县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再添多个重点项目。当天,和平县举行2025年新春经贸活动,现场举行和平县水饮料及食品产业签约暨蓝盒子年产十万吨精酿啤酒项目动工仪式。活动中,7个水饮料及食品产业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额13.3亿元;蓝盒子年产十万吨精酿啤酒项目正式动工,投资总额5亿元。
近年来,和平加快培育“十亿级”水饮料及食品产业,食品饮料产业同样亮点纷呈,引入了明泉科技、黎水食品、聪明人、东森堂等食品饮料企业,企业各有所长、产品各有特色。黎水食品、明泉科技等企业致力于开发高端饮用水产品,聪明人、东森堂等企业则专注于猕猴桃、百香果等果汁饮料的研发生产。这些企业扎根和平,正是基于和平本地优质的水资源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开发绿色健康饮料产品,不断扩大生产,提高产品价值,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此外,和平县通过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平县肉联厂、和盛食品集团农牧生态循环产业一体化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和平县推动食品产业逐步向规模化、优质化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营养保健食品。
新材料产业: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河源和平产业园区大坝产业集聚区的广东高泽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台台高效的材质颜色分选机正忙碌作业,精准地对各种材质和颜色进行筛选与提纯。与此同时,庞大的搅拌机持续不断地对原材料进行充分搅拌。一旁,工人驾驶着叉车,在搅拌机与原材料堆放区之间灵活穿梭运送原材料,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进行。据悉,广东高泽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从事城市矿产资源回收利用、新材料改性、新型包装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的企业。投资总额2亿元,占地面积约83亩,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2亿元。
新材料产业是和平县实现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产业之一,集聚了金龙矿业、长丰环保、新奥科技、福和新材料、鑫盛塑料等27家企业,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8家。
2024年以来,和平县重点加快大坝产业集聚区塑料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大力培育长丰环保新材料、保特新材料等龙头企业。其中,加快长丰环保和平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水性环保涂料基地;推动瑞祥科技、鑫盛科技、图志科技、新奥科技等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向规模化、绿色化、高端化、精细化转型发展。
新医药产业:南药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在新医药产业方面,和平县充分发挥本地生态资源优势,着力培育优势南药品种。和平药业、君乐药业等龙头医药企业的崛起,加速了和平县南药种植、深加工、仓储物流等产业链的延伸。
未来,和平县将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中型医药生产企业,加快电子商务、市场流通平台建设,不断延伸南药产业链。此外,大力推动和平药业厂区搬迁入园,预计近期完成搬迁并投产,年产值可实现大幅增长,并为和平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可穿戴饰品产业:打造和平特色产业
可穿戴饰品产业是和平县的特色产业。依托钟表产业的基础优势,和平县深化与“双区”合作,成功吸引了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研发生产手表、手环、饰品、珠宝等年轻化产品,不断延伸钟表制造产业链。目前,和平县现有可穿戴饰品企业包括眼镜企业、珠宝首饰企业、钟表企业等。作为可穿戴饰品产业的一员,河源朗轩眼镜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板材品牌眼镜架等产品,产品远销欧美市场,去年前11月实现产值2300万元,目前第2栋厂房也在加紧建设装修,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企业产能。
此外,和平县正加快建设可穿戴饰品产业园,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投产运营后可引进15-20家钟表企业,可吸纳劳动力约1000人。
本报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邓燕琴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1995年1月5日,《河源晚报》创刊。30年光阴,一张报纸见证、记录了一座城市的成长。后天,是《河源晚报》三十华诞,这个生日同样属于所有晚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