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莓”好“蓝”图 东源县上莞镇将蓝莓产业打造成当地的特色新兴产业
为深入推动“百千万工程”,近年来,东源县上莞镇紧扣党建引领,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多元发展路径,将蓝莓产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全力打造蓝莓果园基地。历经数年的精心培育,蓝莓产业迅速崛起,从最初的5亩,逐步扩展至如今的30亩,种植面积和产量“双提升”,成为极具潜力与前景的特色农业产业。
2025年,上莞镇蓝莓扩种项目如火如荼地推进,计划在5月底前,将蓝莓种植面积扩大至100亩以上,同时,将通过集约土地资源、培育知识型农户、借助科技力量、打造产业体系等一系列“组合拳”,推动蓝莓产业提质升级,将蓝莓产业打造成当地的特色新兴产业。
农民在采摘成熟蓝莓。
集约资源优势 扩大产业规模
今年,上莞镇积极探索“驻镇帮镇扶村+富镇强村+龙头企业”的联动运营模式,与深圳帮扶单位、新型农业大户开展深度合作,三方共同投入资金800万元,对100亩闲置土地进行平整,稳步推进蓝莓扩种项目。项目采用“保底+分红”机制,预计蓝莓年产量将增加32万斤,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同时在采摘期创造300个就业岗位,有效激发区域经济活力,进一步强化联农带农的积极作用。
培育技术能手 深挖产业潜力
为种出品质上乘的蓝莓,上莞镇返乡青年罗小山与当地合作社充分利用政策优势,积极投身蓝莓产业。他们坚持学习蓝莓种植知识,远赴辽宁丹东东港、山东泰安等地,学习先进的大棚种植技术,汲取最优的蓝莓种植经验。此外,通过引入大棚种植技术,并依托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灌溉系统,对环境光照、温度、湿度和肥量进行精准调控,实现了一年三季都有蓝莓上市,亩产量可达5000斤,是常规户外种植产量的10倍以上;且品相饱满圆润、色泽鲜亮,可通过深加工解构制成蓝莓果酒、果干、果汁及饼干等系列产品;增加丰收季蓝莓园采摘体验服务,逐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接下来,上莞镇将持续发力,推动蓝莓产业做大做强,推动农业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为“百千万工程”提速赋能。
本报记者 刘奇峰 通讯员 冯伟香 陈政 陈振敏
上一篇:紫金举办文艺助力“百千万工程”兰亭雅集活动 绿美紫金蝉茶飘香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春风轻拂三月天,巾帼花开别样红。在河源这片热土上,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是筑牢动物防疫屏障的“隐形战士”,是三尺讲台上的筑梦引路人,也是传递人间温情的志愿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