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发展提质 圩镇美丽蝶变 江东新区古竹镇“百千万工程”见实效,街河焕新描绘振兴画卷
“今年圩镇变化太大了,变漂亮了,视野也很开阔。这是古竹镇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给咱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红利。”日前,在江东新区古竹镇竹港大道经营服装生意的黄国彪如是告诉记者。
圩镇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民生服务持续升级……行走在古竹镇的街头巷尾,从圩镇的精致蝶变到乡村的活力焕新,处处可见“镇域提质、乡村蝶变”的生动图景。据了解,江东新区古竹镇深入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主街道、河道以及公共设施等实现了全面提升,古竹镇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备受关注的江东新区古竹镇竹港大道改造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昔日的“烂泥路”变身美丽示范主街,成为古竹镇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典型镇的一个鲜活样本。

古竹镇一隅。
培育发力 “颜值”“内涵”双提升
据悉,古竹镇聚焦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培育典型镇,内容涵盖入口通道、示范主街、圩镇客厅、农贸市场、美丽河道、生态公园及节点工程等。古竹镇建立了“主要领导统筹抓、分管领导督促推、责任线办具体办”的三级联动机制,通过制定任务清单、施工横道图,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机制,同时创新建立“133”工作时效、“136”工作机制,强力推动典型镇“七个一”建设、主干道提质项目加速推进、基本完工,镇街道风貌、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实现大幅提升,圩镇美丽蝶变成效凸显。
作为镇内重点改造的示范主街,竹港大道通过统一门店招牌与外立面风格、融入竹元素墙绘、优化人行道等“微改造”,实现了颜值与功能双提升。“我在这儿开店快三十年了,今年是古竹变化最大的一年。在圩镇上做服装生意,我相信会越来越好。”黄国彪感慨,过去这条路满是泥巴石子,行人过往十分不便,如今铺上透水砖,整体环境焕然一新。
目前,古竹镇“七个一”建设和主干道提质升级项目已基本完工,镇容镇貌、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得到了显著改善。沿河而建的休闲步道已成为居民放松的好去处,新建的绿美生态小公园成为当地居民眼中的“幸福地”。在圩镇住了十多年的居民张雨文表示,以前河边杂草丛生,晚上散步都不太安心,现在不仅装了路灯、铺了地砖,还新建了一座小公园,栽了树、装了彩灯,“大家晚上都爱来这儿走走,坐一坐,心里感觉很幸福。”记者在现场看到,生态公园虽然面积不大,但安装了一些休闲长椅、运动器材等,可供附近居民休闲健身。
建设提速 宜居宜业展“新颜”
环境整治出“力度”,圩镇面貌换“靓装”。为全面整治圩镇“六乱”,古竹镇将镇村干部划定16个网格开展“六乱”整治宣传劝导,积极发动群众配合“六乱”治理,圩镇“六乱”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变化太大了,路更宽了,街道更干净了,感觉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谈及圩镇变化,当地一黄姓居民如是说。
据悉,古竹镇典型镇培育还依托山水风光优势,挖掘客家文化、越王文化、红色文化与特色农业等资源,探索“山水风光+特色文化”赋能镇村风貌提升、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以“微改造、精提升”为抓手,坚持“环境净化、风貌美化、街巷亮化、内涵文化、元素深化”原则,全力推进典型镇培育见实效,力争三年显初步成效、五年成示范样板,打造山水风光特色镇。
接下来,古竹镇将继续坚持目标导向,以“绣花针”功夫落实好项目细节,通过“一项目一方案”推进机制压实责任、倒排工期,积极对接中铁,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全面完工,有效提升圩镇品质,同时持续加强圩镇执法巡查,以更严的举措推动圩镇“六乱”整治,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高质量完成,确保把“越王荔香”特色镇建设得更美丽、更长久。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陈敏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