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永传承 志愿服务暖人心 我市注册志愿者超44万人
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在河源,各行各业的人们通过自己的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近日,记者走近身边的“雷锋”,看他们以实际行动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
志愿之途,心向暖阳
3月2日,河源市好人互助联合会义剪队在市文化广场志愿驿站开展“传承雷锋精神爱心义剪暖人心”主题活动,队长刘伟军正在为群众义剪。
“志愿驿站,是我志愿服务梦开始的地方,空闲时间都会到市文化广场的志愿驿站服务群众,为过往群众递上一杯清凉的饮用水,为头发长的大爷、大娘和小朋友们义剪头发。”刘伟军表示,自成为一名志愿者以来,他始终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自己开展和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得到省、市主流媒体的多次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刘伟军在志愿驿站服务群众。
除了担任河源市好人互助联合会义剪队队长外,刘伟军还身兼市一小家长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每逢上下学高峰期,人潮与车流交织,在市一小校门口时常可以看到他穿上醒目的志愿者背心,手持引导旗,化身秩序的守护者,有条不紊地疏导交通,护送孩子们安全回家。
这些年来,刘伟军参加志愿服务的次数越来越多、服务范围也越来越广。从最初的志愿驿站,逐渐到文明交通劝导、垃圾分类宣传、下乡义剪等,都可以看到刘伟军的身影,截至目前,他先后组织参与开展志愿活动39场,服务时长3982小时,培训时长21小时。
展望未来,刘伟军表示,他期望进一步拓展志愿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一方面,他将积极宣传动员,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悟,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让爱的力量呈几何倍数不断壮大,传递到更远的地方。另一方面,他会深入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开展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项目,比如为残障人士提供贴心的上门陪伴服务,给予他们心灵的慰藉;为贫困儿童送去专业的学习辅导,点亮他们求知的灯塔。
投身志愿服务十六载
3月2日,记者走进东源县正能量志愿者服务队党支部,荣誉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和证书,格外引人瞩目。十六年来,东源县正能量志愿者服务队党支部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群众的肯定和赞誉:2021年被评为“第七批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2021年被评为“河源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党支部书记、队长赖泽源因志愿服务工作出色,2022年被评为“河源市最美志愿者”。
“学习雷锋不止是一种精神,更应该是树立一种榜样”。赖泽源告诉记者,他从2008年投身志愿服务到现在已经十六个年头,可以说是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公益事业,从一个人到带领一个组织,从一个组织到影响一群人,他始终坚持无私奉献,践行雷锋精神,以小小的基层志愿者身份传播大大的社会正能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赖泽源关爱未成年人。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从2017年开始,赖泽源将身边一批甘于奉献的志愿者凝聚起来,组建东源县正能量志愿者服务队,陆陆续续吸引当地志愿者加入,2018年成立东源县正能量志愿者服务队党支部,加强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工作,竭尽全力研究探索开展志愿活动。截至目前,正能量志愿者服务队已经发展吸纳志愿者417名;开展志愿服务1000余场次;志愿时长累计128070小时,服务群众超10余万人次。他自己也频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成为“i志愿”五星志愿者,服务时长5696小时。同时,为了服务人民群众,他还自学各种技能知识,先后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助理社会工作师证书、社会工作师证书、AHAHS急救员证书等。
投身公益事业以来,赖泽源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志愿服务岗位,积极策划组织开展“关注社会困难群体及突发、救助救灾”等志愿服务活动,打造独具特色的关爱留守儿童、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爱老人和环卫工人等志愿服务项目品牌10余个,累计资助贫困学生60多人次,为400多名困境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等各类服务,累计为东源县18间敬老院合计400余名老人提供各类服务。其中,“用爱作陪,让孤寡老人不再孤独”关爱老人专项活动和“关爱环卫工人”专项志愿服务活动等还被评为“河源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志愿服务绽放“文明花”
志愿服务常被称为“温暖人间的最美风景”,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河源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文明创建、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等领域,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近年来,我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志愿者队伍持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志愿服务品牌效应日益彰显,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如今在市区12个志愿驿站,每天都有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饮用水、爱心药箱、便民雨伞、应急充电、旅游指南、城市交通咨询等便民服务。
同时,我市通过完善培训机制、设计培训课程,组织志愿者进行系统学习,提升志愿服务能力素质;组织交流研讨、项目展示等活动,促进志愿者相互学习和提高;探索“社工+志愿者”发展新模式,吸纳医疗、教育、心理、法律等专业人才成为志愿者,为志愿服务事业注入新活力。截至目前,全市在“i志愿”系统注册登记的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有3119个,注册志愿者446669人。他们充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活跃在城市各个角落,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文明之花在河源大地绽放。“志愿红”已成为绿美河源的一道亮丽风景。
本报记者 梁小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