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在全球建筑领域留下中国印记——记广东迈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廖东帆

迪拜哈法利塔、上海中心大厦、平安金融中心、广州塔、马来西亚吉隆坡118大厦以及卡塔尔世界杯场馆……这些全世界著名建筑的建设都有河源龙川一家公司的参与,它就是广东迈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诺”),公司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总裁廖东帆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正确的领导。

迈诺深耕金属钣金幕墙、桥梁钢索行业、高端装备等相关工作20年,在廖东帆的领导下,迈诺先后凭借自主创新与技术突破,承接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航天航空装备”等国内外大项目,在密闭钢索制造及建筑工业化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就,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更为行业领域树立了领袖标杆,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荣誉。


廖东帆(左一)在车间了解一线工人开展项目生产情况。

技术创新,打破世界纪录

“这个钢索最大直径可达190毫米,已成为世界之最。”廖东帆告诉记者,迈诺在全国有4个生产基地,主营业务有建筑外维护结构系统板块、索具及海底光缆板块、高端部件研发与生产、人工智能及高端装备板块和新能源板块,在龙川的基地里,先后取得了各项核心研发的标志性成果。

2017年成功研发直径达187毫米的密闭钢索,一举打破了欧洲保持20多年的157毫米直径的世界纪录,填补了国内超大直径密闭钢索生产领域的空白,引领行业发展。

廖东帆表示,历经多年攻坚,迈诺不仅掌握了密闭钢索制造世界顶尖技术,将700多根钢丝合股为直径达187毫米的钢索,层层突破断丝、散捆、跳丝等技术难点,再创新高,生产的钢索最大直径可达190毫米,成为世界之最,一步步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同时更是让迈诺跻身国际行列,承接了众多国内外城市地标建筑工程项目——广州塔、迪拜哈法利塔、上海中心大厦、卡塔尔世界杯场馆……在全球建筑领域留下中国印记。

廖东帆表示,中国制造要走出国门,做大做强是必备条件。但我国产业中一些关键零部件和装备要依赖国外,往往受制于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迈诺在承接了两个国家科研项目后,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在他的带领下,迈诺掌握了关键“卡脖子”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局面,并将行业标准提升到新的高度。

饮水思源,反哺家乡

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的廖东帆,从深圳白手起家,在公司迈入国际市场之际,选择回到家乡龙川县建立生产基地。对于外人的不理解,廖东帆不以为然。他说,之所以回到龙川发展,其中一个原因是自己的家乡情怀,是因为“每一片落叶都要归根”,饮水思源,不能忘了家乡的养育之恩。

廖东帆表示,迈诺能够牵手龙川,除了饮水思源的家乡情怀之外,也与龙川县委、县政府近几年对于现代建筑工业的支持力度大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很大关系,龙川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带队到深圳招商引资,他深受感动,才让他下定决心返乡投资建厂。自2014年将迈诺总部迁至龙川,近三年,每年为当地创造超过1000万元税收。同时,廖东帆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设立教育基金、开展公益捐赠等一系列帮扶举措来回馈社会。自落户龙川以来,捐赠资金累计600多万元,持续彰显企业担当,传播社会正能量。

此外,迈诺还牵头成立广东现代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产业联盟模式,促进中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其中,中建二局等24家建筑类企业被迈诺吸引,相继入驻龙川产业园,并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持续为我市、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新贡献。

本报记者 梁小鸿

 






上一篇:“种”下希望“浮”出未来 全省唯一农业中试平台点燃新质生产力“引擎”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