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河源|耕绿数载不言苦 绿富双赢慰平生—— 记东源县蓝口镇齐坑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顾日汉
盛夏时节,记者踏访东源县蓝口镇齐坑村,满目葱茏扑面而来,让人眼前一亮,除了周遭山林郁郁葱葱,沿河道边也是大树成荫,让人留连忘返。一深圳驻蓝口镇帮扶工作队队员坦言,第一次到齐坑,就被河边茂盛的花草树木吸引住了,这里月月景色不一样,尤其是春暖花开时,每次在朋友圈发的齐坑时令花草得到很多深圳朋友的点赞。
用东源县蓝口镇齐坑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顾日汉的话来说,“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村里这些绿美成果也并非一年就可实现的。”近日,顾日汉获“在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称号。近年来,顾日汉扎根基层,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工作,带领党员群众建设绿美家园,为“百千万工程”和绿美生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让齐坑村的绿美底色愈发厚重。
顾日汉(中间)与村民察看文笔山公园松树生长情况。
“绿美”写入村约
记者在齐坑村民委员会的村规民约看到,林地管理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村规民约第四条是林业规划,提出全村林业发展总体规划,由村委会组织规划区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经营。第六条则对水源林提出管理要求,现有水源林所在山林权属归村集体所有,一律不允许采伐,并制定管护措施明确专人进行管护,水资源属村集体所有。
在顾日汉看来,把绿美“写进”村约,就是把保护树木的观念“刻”到村民骨子里。村里文笔山公园里,青皮木棉、黄花风铃木等错落有致,尤其是古塔边几株苍劲的松树更为这座郊野小公园增添了几分自然野趣。顾日汉说,去年建公园时,村里首先考虑的是要把这些种植了超过50年的松树保护好,如今古塔与老树辉映成趣,成为公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村规民约还提出,要按照畜禽养殖规模化、庭院环境优美舒适化、农民爱护环境自觉化、日常管理制度化要求,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建设“山青、水秀、地绿、路畅、户净、和谐、村美”的社会主义人居环境舒适幸福的新农村。
一村植到大家植
蓝溪河流经齐坑村,昔日沿岸杂草丛生、荆棘遍地。如今,漫步在蓝溪河畔,步行道沿着蜿蜒的河道向前延伸,两旁的黄花风铃木等观赏树木迎风摇曳,与蓝天碧水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
沿江步行道的建设,是顾日汉上任后根据全村总体规划做的第一件事。2017年9月,顾日汉带领村“两委”干部在蓝溪河岸建设一条长1.5公里沿江亲水步行路及机耕道,在沿江路安装上大理石防护栏,并铺设人行道。2023年5月,顾日汉又自掏腰包100多万元,使得这条1.5公里长的沿江道路实现硬底化,并积极发动党员和乡亲捐资认种,种植1300多株黄花风铃木等观赏树木。2024年5月,齐坑村凤凰山被命名为东源县蓝口凤凰山郊野公园。2024年12月,东源县蓝口凤凰山郊野公园初具规模,声名鹊起。由一村植到大家植,共建共享绿美广东。今年以来,凤凰山郊野公园吸引了包括广东省贸促会、深圳市总工会等多家单位进行绿美种植,并设立广东省贸促会公益林、深圳市总工会生态林、公诉公益林、妇联公益林等,仅观赏林就近千株。
绿富双赢村民欢
“回乡这么多年,觉得家乡齐坑就是树多,空气好,感觉生活很幸福。能保护好这么多树,村里费了很大劲。尤其是凤凰山郊野公园,更是令人向往。”从深圳回到东源蓝口镇齐坑村定居的乡亲顾雄胜也称赞说。
凤凰山郊野公园紧邻东江支流,位于蓝口镇齐坑村蓝溪河畔,与蓝口镇镇区一水之隔。公园沿江规划9个主题林区域,总面积310亩,从文笔塔至凤凰山,沿河步行道约3公里,沿山道长约2.5公里。公园毗邻蓝口镇圩蓝口围村、土陂村、塘心村、铁场埔村等,辐射人口4.42万,周边有保留完好的客家围龙屋10处、古井、千亩稻田、生态果园等。从2024年开始,公园通过凤凰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沿河步道景观提升、交通路网完善、文笔塔景观提升、古树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设施建设,逐步打造成集休闲、科普、文娱、运动于一体的公益性郊野公园,已成为蓝口镇居民和附近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蓝溪河小微湿地紧邻凤凰山郊野公园,目前正在建设中。受东江河鱼类洄游和拦水坝影响,该处水生生物物种丰富,加之湿地周边稻田面积较大,为湿地水禽生物提供食物来源,故湿地陆生生物也较丰富,如白鹭、牛背鹭、翠鸟、八哥等。顾日汉说,通过积极推进小微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该湿地建成后将与蓝口凤凰山郊野公园融合一体,形成山、水、乡村稻田、古树、围屋和谐景观,进一步改善全村的生态和人居环境,让村民生活更幸福。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出生一件事”九事项线上联办 “多处跑”变“一次办”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翠涌九连共富路,春风点化万竿斜。”地处九连山腹地的和平县上陵镇翠山村,峰恋叠嶂,一望无际的毛竹沿着山坡起伏,似碧海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