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单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费用损失保险落地 科技金融护航创新发展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伍文彬 近日,中国人保财险河源市分公司成功签出全市首单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费用损失保险,这一创新性保险产品的落地,不仅是我市科技金融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更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撑起了一把“风险保护伞”。
此次合作中,中国人保财险河源市分公司与东源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签订合作协议,并与首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代表完成保单签约,累计为企业提供风险保障240万元。这一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市在科技金融风险保障领域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信心与坚实保障,让企业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更有底气。此次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费用损失保险的成功落地,是我市在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上的又一有益尝试。它不仅完善了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保障体系,更将进一步激发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推动更多企业投身创新发展浪潮,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科技力量。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向来以高含金量著称,然而,其申报过程却充满挑战。申报不仅需要极强的专业性,认定标准也十分严格,企业为此要承担较高的风险成本。一旦申报失败,前期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将付诸东流,这让不少企业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望而却步。为解决企业的这一后顾之忧,精准服务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市科技局主动与中国人保财险河源市分公司对接沟通,创新推出了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费用损失保险。该险种直击企业“想申报,怕损失”的核心痛点,聚焦认定过程中的实际风险,为企业因申报失败导致的专业服务费、审计费、知识产权专利费等直接经济损失提供风险补偿。有了这一保险的专业保障,企业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时,便能少一份顾虑,多一份勇气。
近年来,市科技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级库,采取“一对一”的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辅导,以及市、县(区)联动和部门协同等措施,构建起了以高企重新认定企业为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后备军的梯次培育体系。截至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到355家,在全省21个地市中排名第15位,在粤东西北12个地市中排名第6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达573.92亿元,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3.82%。不断壮大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正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翠涌九连共富路,春风点化万竿斜。”地处九连山腹地的和平县上陵镇翠山村,峰恋叠嶂,一望无际的毛竹沿着山坡起伏,似碧海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