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金名片”越擦越亮 我市“圳品”再“扩军”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戴小茜 “好山好水出好品”,我市生态“金名片”越擦越亮。近日,经深圳市深圳标准促进会严格评审认证,河源市万家香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4款大米产品成功获评“圳品”。截至目前,我市共有37个产品获得“圳品”认证,涵盖茶叶、油茶、腐竹、饮用水、辣椒酱、鲈鱼等多个品类,成为展示河源优质农产品的重要名片。
我市“圳品”涵盖茶叶、油茶、腐竹等多个品类。
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
“圳品”是深圳市打造的高标准食品城市品牌,采用严于国家标准的供深食品标准,实施从基地到餐桌的全链条安全和质量把控,具有广泛市场认可度。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圳品”培育工作,立足职责定位,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强优行动。通过开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标准化提升项目、组织“圳品”认证培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等举措,助力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有效促进河源优质农产品走进大湾区市场。
地方特色农产品不仅成为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金钥匙”,更是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引擎”。我市锚定绿色崛起目标,不断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勇闯“融湾”“融深”快车道,做好“土特产”文章,巧借吆喝拓市场,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我市扎实推进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搭建多元产销对接平台,创新推广产销对接模式,通过“电商平台+订单农业+消费帮扶”产销平台,协调源头供应主体,河源土特产馆、深河消费帮扶平台、邮政、烟草及强村公司等电商平台纷纷开展助销活动,引导电商供应链企业下沉,加速推动河源优质农产品“出山融湾”。
不断做好“土特产”文章
为深度“融湾”“融深”,我市用好用足深河对口帮扶协作机制,不断做好“土特产”文章,创建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消费帮扶平台,突出创新驱动,助力河源优质农产品“融湾”“融深”,实现壮大当地乡村产业和丰富湾区市民“菜篮子”协同发展、双向奔赴。有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消费帮扶金额超4000万元,三家深河平台累计销售额超1600万元,通过提供产品销售渠道、吸纳务工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帮助脱贫户860户,有效解决了我市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的问题。
此次获评,既是对我市持续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提升品质安全水平成效的充分肯定,也标志着本地优质农产品成功融入更高标准的“供深食品”体系,为我市农产品品牌打造与市场竞争力提升注入了新动能。为此,市市场监管局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推动“圳品+产业”发展新模式,以培育申报为抓手,大力推进品牌化建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河源,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市场,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安全、优质的食品选择。
上一篇:全市首单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费用损失保险落地 科技金融护航创新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翠涌九连共富路,春风点化万竿斜。”地处九连山腹地的和平县上陵镇翠山村,峰恋叠嶂,一望无际的毛竹沿着山坡起伏,似碧海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