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都赋
千年文脉,昔称“二都”。名溯赵佗王兴龙川,建邑之初,欲图久安,遂屯甲积粮于城北,故有此谓。千古悠悠,后世承袭,历沧桑而更迭,承先志以光大,终得“义都”之美名。东襟东江之浩淼,西屏嶅山之巍峨。琅嬛福地,袤延千六百顷膏腴沃土;黎庶蕃昌,籍录三万八百烟火人家。
史韵天成,岁月载千秋之重;造化钟灵,山川揽烟云之妙。龙潭水长,嶅山苍苍。绘就八景双绝,成就山水文章。铁扇关门,惯看秋月春花;古道蜿蜒,说尽雨雪风霜。赵佗书院长歌未央,古屋围龙遗风绕梁。务礼楹联泼墨飘香,骚客文人雅集共享。
民俗之粹,如火传薪。俚俗之盛,历久弥新。“打纸马”以悦目,“舞醒狮”而动心。至于“香火龙”,位列非遗之榜。欣逢盛事,祈禳礼天。火树银花,其华灼灼,少长咸集,其乐融融。
义都素以农桑固本,茶业为魂,其名遐迩,播誉四方。其中桂林一村,尤为鼎盛,四百余家茶农,匠心独运,精耕细作,织就六千亩茶林如海。稔岁盈仓禀,茶产十五万斤之硕,丰年累钱囊,值超五千万元之巨。一缕茗香,既泽乡梓,复醉远方。
登高望远,逸兴遄飞。观夫往昔之峥嵘,当思来者之担当。恰逢盛世,幸沐百县千镇万村工程之春风;万象更新,细绘一心两翼三区发展之蓝图。励精图治,继往开来。崇礼义而敦风化;尚仁德以厚伦常。护生态之优美;促产业之隆昌。则义都之未来,人文与经济齐秀,义都共盛世同昌。
作者:黄雄平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