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父亲的木屐声

我和父亲从没有特别亲密的时刻,打小,我们兄妹几个就特别怕父亲,对他的畏惧用“闻风丧胆”来形容也不为过。他那“噔噔噔”的木屐声,宛如一道无形的枷锁,禁锢着我们的童年,也深深烙印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父亲和母亲生了五个孩子。为了养活一大家子的人,父亲年轻的时候就外出打工,一年到头基本上只有过节或者农忙的季节才会回家。那时候,对我们而言,父亲是个神圣的人物,是唯一能给这个家创造财富的人,是一家之主。每次父亲回家,我们五个都会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出一声。因为父亲脾气暴躁,在家总喜欢穿那双木屐,走起路来“噔噔噔”地响,老远,听到他的木屐发出的响声,我们心里就犯咯噔,仿佛那声音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预警。

从前,父亲的严厉宛如一把利剑悬在我们每个人的头顶。在家时,只要那“噔噔噔”的木屐声由远及近,我们总是异常紧张。如果我们写字坐姿不端正被他发现,他会穿着木屐“噔噔噔”地快步走到我们身边,大声斥责我们:“挺直腰杆写字!”木屐敲击地面的声音,像是急促的鼓点,一下下敲打着我们紧张的心。如果我们吃完饭没刷牙、没漱口,他会边穿着木屐“噔噔噔”地走来,边扯着嗓子喊:“快去刷牙!老了你们就知道牙齿多重要。”那木屐声仿佛是他愤怒的伴奏,让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如果太阳晒屁股了,我们一个个还在睡懒觉,他会气得把房间门一一打开怒吼:“死佬仔,一日之计在于晨,还不起床。”木屐声震得地面都似乎在颤抖,我们吓得赶紧从被窝里爬起来。

那些年,每到年前那几天是我们最恐惧的时光,因为父亲归村后,总会吆喝着我们下池塘里捞田螺,那个时间段的天气,往往都是天寒地冻。每当那熟悉的“噔噔噔”木屐声响起,我们就知道父亲要催我们出门了。他一边骂骂咧咧,一边赶我们一起下池塘,嘴里还不忘说着:“死佬仔,这点苦算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记忆深处,我们几个都有被父亲暴打过,最经常被打的莫过于调皮的弟弟和妹妹。有一次过年期间,父亲和母亲正在厨房忙着家务,弟弟在门口玩擦炮,直接把擦炮丢进院子里的大水缸里,家里唯一的大水缸瞬间爆破了。随着“嘭”的一声巨响,父亲穿着木屐“噔噔噔”地飞奔而来,那木屐声急促而响亮,他拎起弟弟就是一顿暴打……妹妹有一回饿得厉害,偷偷潜入隔壁邻居家,偷吃了人家餐桌上的鸡肉。回到家时,父亲发现了她嘴角的油,经一顿拷问才知道她偷吃了人家的东西,一气之下,他立刻抄起了旁边的一根木棍,穿着木屐“噔噔噔”地追着妹妹,嘴里还说着“小时偷针,大时偷金”。木屐声夹杂着父亲的怒吼,让我们都吓得瑟瑟发抖。待邻居外出劳作归家后,父亲还要拎着妹妹去隔壁赔罪认错,一路上,那“噔噔噔”的木屐声,仿佛是他对没有管教好孩子的自责。

我们一天天长大,父亲对我们的管束却丝毫没有减少。2012年,抱着佛系备考的态度,我考上了北方一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当时身处广州的我觉得去北方太远了,就打电话和父亲说不想去读了。电话那头立刻传来父亲炸雷般的声音:“你小孩懂什么!必须去读,女孩子更要多读书!”我能想象到他当时穿着木屐,在房间里焦急地踱步,木屐声“噔噔噔”地响着,那是他对女儿未来的殷切期望。2016年,为了追逐爱情,我一心想辞掉在广州省直单位的工作回河源上班,父亲强烈反对,打电话苦口婆心训斥了我好几个晚上。我仿佛能听到他在电话那头,穿着木屐“噔噔噔”地走来走去,他害怕我做出错误的决定,害怕我未来的路会走得艰难。无奈当时的我已走出校园,叛逆心也更重,丝毫不顾父亲的阻拦。如今,九年过去了,我才悟透父亲当初话里的深意,那“噔噔噔”的木屐声,其实是父亲对我深深的爱与关怀。

不知不觉间,我们五个都成家立业了,父亲也早已不再穿木屐了,但那“噔噔噔”的木屐声,却时常在我耳边响起。这些年,每每在微信的家族群里看到父亲发的信息时,我们都总会停下手中的工作认真细读,看看他老人家有什么指示,但读完后又不禁泪目。不知从何时起,那些曾让我们发抖的训斥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关心的絮叨:“你们要多运动,少熬夜,要健康饮食,少喝饮料,少吃垃圾食品……”恍惚间,我仿佛又听到了那熟悉的“噔噔噔”的木屐声,那声音不再是严厉的象征,而是父亲对我们无尽的爱与牵挂,它贯穿了我们成长的岁月,也永远回荡在我们心中。

作者:刘志芳






上一篇:客家童谣的美学价值(下)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