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要解决垃圾清运那边要满足生活休闲 垃圾斗惹争议
居民们想不明白:为啥垃圾斗一定要放在这里呢?
休闲的城市小花园,迎来垃圾站的扩建,却遭到附近的居民强烈“抵制”。一边是有关部门要解决垃圾的清运,一边是居民需要生活休闲之地,龙川县城龙城花园扩建垃圾堆放点引发了各方的争议。
事因:花园里来了个垃圾斗
龙城花园位于龙川县城文德路,周边居民楼林立、商铺众多,是县城繁华地带难得的一片绿地。2月23日,为解决花园周边居民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该县环卫部门计划扩建原有垃圾点,在原来垃圾池基础上放多一个环卫垃圾斗。但,本来是方便垃圾清运的一件好事,却引起周边群众的不满。
3月13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见,该花园处于三条道路的中央,面积约100平方米,有假山水池、有成熟绿化,是典型的街头小花园,在花园靠近小河的马路上,几个环卫工人正将板车里的垃圾往一个铁斗里铲。
据介绍,龙城花园是上世纪90年代,随周边房地产开发后配套建设起来的街心花园,是县城居民公认的街头最好的小花园。74岁的黄国秋老人说,小花园一直是周边居民的重要休闲场所,特别是一些老人,冬天到花园晒太阳、夏天来此处乘凉,与花园结下深厚感情,但垃圾点扩建后,花园环境持续恶化,臭味扑鼻、苍蝇成群,周围老人都很痛心。
影响:环境变差存卫生隐患
83岁的王贵平老人反映,附近几个街道的老人小孩都喜欢到这个小花园来玩,以前每天都有200多人,现在因为垃圾散发的臭味和苍蝇明显增多,小花园周围的住户大多关紧了窗户,来休闲的人也少了很多。
记者看见,尽管环境很糟糕,仍有几十位老人在垃圾斗附近的花台边闲坐。老阿婆张思英说,年轻人走得动,可以到远处的东江河边玩,但他们老人走不动,只有继续在这里坐坐,味道不好也没有办法。
垃圾点规模扩大,受影响的还有20多米开外的老隆镇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这里有200多名小朋友。负责人曾娴英说,有了垃圾斗后,小朋友中午吃饭的时候幼儿园窗户都不敢开了,小孩子体质弱,不少家长和她都很担心小朋友的身体健康。
附近居民为了这个垃圾点,没少和城管工作人员争论,不少人认为,垃圾站点选在哪里不好,要放在小花园里,太不“和谐”了。为此,他们也给本报打来电话,希望有关部门能重新选择垃圾站址。
县城管局:这个选址是合理的
据了解,如今垃圾斗所在地本来就是一个垃圾堆放点,但规模较小,一直以来只有一个水泥池子和一辆板车,以满足周围居民的垃圾堆放,许多老人还会自觉地打水冲洗垃圾池,保持花园干净。而正在工作的环卫工人表示,以前文德路等几条街的垃圾都是用板车拉到500多米外的石角头中转的,现在有了垃圾站,他们的工作负担减轻不少。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随后来到龙川县城管局。该县城管部门表示,龙城花园垃圾堆放点的选址,是综合各种因素考虑的结果,希望附近居民体谅。据该部门介绍,龙城花园附近的居民已经达到一万多人,扩建垃圾堆放点既方便周边居民生活垃圾的转运,又可有效防止市民将生活垃圾乱丢乱放,是县城城市建设的需要,而且该垃圾堆放点是该地区路段距离居民住宅区最远的点,是合理的生活垃圾堆放点,希望龙城居民不要因为一时的不习惯,而忽视市容环境的整体规划管理。
争议:该撤还是该留
在龙城花园处理垃圾的一环卫工人说,市民大多都不愿将垃圾堆放点设置在自己居住地附近,以前,龙城花园设置有垃圾池时,因为来这里休闲的市民很多,往往把垃圾池挤占了,而且附近街道的人也不把垃圾丢放到这里来,让这个垃圾池发挥不出更多的作用。“这里本来就是一个垃圾堆放点,放个垃圾斗,只是增强了它处理垃圾的能力。”她说,既然早前就有在这里规划垃圾堆放点,这是城市发展需要,居民应该理解。
王贵平老人则表示,龙城花园已经存在了10多年,一直都是附近居民最喜爱的休闲场所,这个“骤然出现”的垃圾斗把本来美好的环境都破坏了,而且这里是闹市区,周围又有幼儿园。他想不明白:为啥,垃圾斗一定要放在这里呢?
本报记者 张安定 蒋安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