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105岁淞沪抗战参战老兵拉起二胡双目微闭如痴如醉

核心提示

      1932年1月28日,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的率领下,奋起抵抗日寇,爆发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其中十九路军六十师357团团长黄汉廷、团部少尉副官黄胜庸和大部分和平籍将士,在上海江湾一带作战英勇,不怕牺牲,屡立战功,被称为“老虎团”,在这场战争中有50多位和平籍的将士为国捐躯。
      黄胜庸老人今年105岁了,是目前全省参与打响“一·二八”淞沪抗战第一枪仍健在的三位老人之一,是我市唯一健在的百岁抗日老人。日前,记者慕名专程前往和平县阳明镇丰道村采访了这位百岁抗日老英雄。

闲暇的时候,黄胜庸老人喜欢拉二胡。

●差点为国捐躯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又企图占领上海,于1932年1月28日晚发动了“一·二八”事变。当夜,中国驻军第19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等人的领导下奋起抵抗,19路军第60师第3团团长黄汉廷受命率领几乎是由和平籍子弟组成的队伍,赴前线支援。
      那时黄胜庸在357团团部任少尉副官,他们一到上海,便在闸北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黄胜庸和300多名和平籍战士,筑起了5道防线,与敌军进行了长达33天的对峙,该团被称为“老虎团”。在这33天里,黄胜庸和其他“老虎团”的将士一起,没有洗过澡,没有离开过战壕,累了就趴在战壕里打盹,每次一听到枪声、飞机扔下的炸弹爆炸声,马上醒来了,冒着炮火把被炸塌的战壕重新垒好,端着枪,随时准备向敌军开火。
      “当时我们3个连都打得顽强,死伤很多,尤其是9连,他们基本上都阵亡了。在战斗的一天下午,他们的连长黄瑾被猛烈的机枪击中,倒在战壕里。这时上士班长黄振民带了8个战士冒着敌人的机枪扫射与飞机轰炸的危险,前往抢救受了重伤的连长。当他们好不容易跑出自己的防守阵地,还没有找到连长,这时,敌人的飞机发现了他们并向他们扔了一颗炸弹,‘轰’地一声,9个人被炸得粉身碎骨。”说到这里时,老人有些哽咽,他话锋一转,“其实,我也差点牺牲了。在一次战斗中,我正要朝日军射击,没想到敌人的机枪比我的枪响得快,突然向我扫射过来,战友们都以为我牺牲了,结果子弹穿裤而过,裤子被打穿了好几个洞。在这一场惨烈的战役中,和平籍将士就有48人战死沙场。”
     据老人讲,在打仗时,部队除了食物,很多物资都得不到保证,喝水更是没有保证。用的枪支是单响的七九式及汉阳造的轻机枪。累了就睡在露天的战壕里,因为晚上天气冷,冻得浑身直发抖难以入眠,有的睡着了,但第二天突然醒来时,身体都冻得没了感觉,爬不起来。

●部队解散卸甲归田

      “唯独不缺的是食物。”老人说到这里时,用手比划了“挖”的动作,原来严肃的表情一下开朗了许多。“我们那时侯基本上不吃饭,每天基本上吃罐头。拿起铁罐头,用刺刀一刺就划开了。有牛肉的、鸡肉的。”
      这些罐头是从小鬼子身上缴获的战利品,还有上海各界民众以及全国人民和海内外友人支援前线的物资。原来,淞沪抗战打响后,上海人民为支援前线拼死奋战的将士,不仅捐现金,还有食品、衣服、药物、运输工具、汽油、弹药、各类工事材料等,而战地的群众们也尽自己的全力配合军队作战,在不少部队伙食供应不上的时侯,都由他们做好送到前线。在激战三个月后,国民政府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而黄胜庸所在的部队也撤离上海,他也随军坐船回到了福建。回到福建后,他在部队负责押运团部的军饷,但是过了没多久,部队就解散了,他也卸甲归田回到了老家,其军旅生涯也告一段落。 

●乐观的百岁老人

      老人今年已经105岁了,五世同堂,有四个女儿,四个儿子,孙子、重孙、玄孙等,加起来不下110人,但具体有多少人他也不清楚,因为子女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每年很难全部聚齐。老人的身体一直很好,很少生病,每天要吃一斤左右的肉,一天两顿,一顿可以吃一大盘的粥。早上喝牛奶,晚上用饼等充当“宵夜”。他平时起得早,除了打理自己的家务外,还坚持每天爬两次山坡 。但是在5年前,因为发生了一起车祸,老人的大腿骨骨折了,医生当时诊断说,以后再也无法站起来了。但没想到,奇迹发生了,一年后,老人就慢慢好了起来,居然可以自己慢慢走动,到医院检查,医生说老人骨折的地方肉长出来了,骨头也愈合了,医生说从来没有听说过百岁老人骨折了还会愈合的。
      在文革时期,老人被定为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渣余孽”,被红卫兵抓去办“学习班”,期间不但没有自由,还经常遭到红卫兵的毒打,家人也因此受到了牵连,虽然他受到不公待遇,但他从没怨言。老人客厅的墙上挂着几把二胡,记者好奇地问:“家里谁喜欢拉二胡?”这时,老人也不言语,从墙上取下二胡,找来一张椅子坐下娴熟地拉起二胡,伴随着美妙的旋律,老人双目微闭,身子轻摆起来,如痴如醉。
本报记者 谢雨望
见习记者 刘伟昌



相关热词搜索:老兵


上一篇:滨江大道7月动工建设 建成后城区可一路直达高新区
下一篇:《粤赣湘边纵队》摄制组到我市拍摄 今年10月将首播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