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永福农贸市场年底建成
本报讯 昨日,我市隆重举行了永安、永福2个农贸市场动工仪式和永和、兴源、公园3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启动仪式,这标志着市区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和升级改造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在今后3年,市区将新建9个农贸市场,并升级改造市区现有的18个农贸市场。
市委书记陈建华,市长刘小华,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建中,副市长温文斐、潘安等出席仪式并为新建市场奠基培土和为升级改造市场启动动工按钮。
据了解,昨日启动建设的永安、永福农贸市场将在今年年底前建成,今年下半年我市还将启动永丰、永发2个农贸市场的建设;同时,今年除了完成永和、兴源、公园3个市场的升级改造工作,今年下半年还将完成新江、卫星、朱门亭市场的升级改造,并启动中心市场改造工作。
按计划,2010年,我市将启动群丰、四伙计、白田农贸市场建设,完成5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2011年将启动旺业、黄沙安置点农贸市场建设,完成剩下的6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刘小华在致辞时说,由于历史原因,市区农贸市场存在总量小、规模小、档次低、管理水平低、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市民意见较大,所以,农贸市场规划建设与升级改造工程是提升城市形象、优化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他要求,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明确目标,按计划完成建设和升级改造任务;要追求品质,认真学习借鉴发达城市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河源市区实际,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市场;要规范管理,农贸市场是“三分建、七分管”,因此要科学、严格、规范管理,打造出诚实守信、健康有序的经营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要形成合力,市场的建设和管理都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市民也可为市场的建设和改造积极建言献策。
市区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和升级改造工程,是2009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昨日,永安、永福2个农贸市场举行了动工仪式,永和、兴源、公园3个农贸市场举行了升级改造启动仪式,这标志着该民心工程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图为市领导陈建华、刘小华、黄建中等为新建永福市场奠基培土。本报记者 蒋安春 张安定 摄
实施民心工程市民拍手称快——五个市场情况简介
制图/郭利华
市区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和升级改造工程,是2009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昨日,永安、永福2个农贸市场举行了动工仪式,永和、兴源、公园3个农贸市场举行了升级改造启动仪式,这标志着该民心工程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
永安、永福市场将在今年年底前建成,永和、兴源、公园农贸市场也将在年底前完成升级改造工作。市民都很关心“新建市场位于哪里,容量多大?”“旧市场完成升级改造后有哪些新变化?”等问题。为此,本报兹为市民做简要介绍。
永安农贸市场:
位于长安街以北、东埔河以西、河源大道以东、穗香街以南,即大地集团原办公楼所在地,用地面积2179平方米,建筑面积4127平方米。按二类市场标准设计,建筑设计4层,其中,一层内设水产品摊位32个,家禽经营商铺3个,粮油食品、土特产杂货商铺8个;二层内设鲜肉、蔬菜摊位约68个,豆制品商铺5个,熟食卤制品商铺4个,腌腊、酱菜调味品商铺4个;三层为家具超市;四层为市场管理办公用房。市场内还设有食品安检室、垃圾收集站、公厕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成后,将解决该区域因原长安市场转换功能,造成市场缺失、市民购物买菜难问题。
永福农贸市场:
位于河源大道以东、永福路以南、华达街以西、建设大道以北,即大地集团原工业厂房和综合楼所在地,用地面积7334平方米,建筑面积19305平方米,门前集散批发广场面积1242平方米。按一类市场标准设计,建筑设计十层(含地下停车场、冷藏室),其中,一层内设水产品摊位74个,家禽经营商铺6个、杂货商铺5个、土特产商铺6个、粮油食品商铺5个、豆制品商铺5个,烟酒商铺1个;二层内设鲜肉、蔬菜摊位约147个,熟食卤制品商铺6个、酱菜调味品、腌腊制品商铺8个;三层内设超市、餐饮、办公;四至九层为住宅;市场内设有食品安检室、垃圾收集站、公厕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成后是市区最大的综合性农贸市场,可将附近自发形成的“自由集市”上的摊档业主分流“入市”经营,并成为新市区蔬菜集散批发中心。
永和农贸市场:
位于永和路与华达街交会处,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现有摊位159个。将按二类市场标准进行升级改造,计划今年9月底完成市场第一期升级改造,届时,该市场将拥有摊位130个,其中熟食档8个,水产档7个、家禽档9个、肉类档25个,蔬菜档55个,副食品档10个及其它档16个,将全面解决市场脏、乱、差现象。
兴源农贸市场:
位于市区兴源路与新风路交会处,占地面积2257平方米,设计摊位206个。将按一类市场标准进行改造升级,计划7月正式动工,力争年底前完成。届时,市场摊位略有增加,共210个,其中熟食档10个,水产档15个、家禽档4个、肉类档60个、蔬菜档55个,副食品档20个、冰冻品档2个、其它摊位22个,门店22卡。
源城公园市场:
位于源城区公园尾,用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现有摊位30个。将按二类市场标准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市场内设摊位81个,配备市场管理办公室和校验室及室外停车场、公厕等配套设施。
■相关评说
新建改造市场获好评
市民:市场越快建成越好
市场的新建改造引起槎城市民极大关注。昨日,在市区5个农贸市场新建改造现场,吸引了大量围观的群众。
新建市场附近的居民,对新市场的到来拍手称好,而现今还守在“马路市场”上的摊贩,最关心的就是能否在建好后的市场里获得一个摊位,搬入市场已经成了他们的“梦想”。
■市民表示越快越好
昨日上午10点,长安街长安桥边锣鼓喧天,刚在马路边买完菜的曾老伯停下脚步来看热闹。曾老伯家住穗香街,每天早上买菜都要在长安街上走来走去,又要看车又要看菜,买个菜心里都不踏实。看到新市场动工了,他打心眼里高兴。他告诉记者,市场越快建成越好,以后买菜就方便了。
家住老城公园附近的肖小姐告诉记者,自己最希望改造后的公园市场能达到应有的标准,脏、乱、差的现象有所缓解。她说,现在的公园市场坑坑洼洼,去买菜经常被脏水溅到,而且很多摊位摆在市场入口的马路上,一些人骑着摩托车买菜,行人总要让来让去,烦!
■摊贩想有一席之地
马路边经营不用交档租,那么,如今建新市场了,“马路市场”上的摊贩是怎么想的呢?在长安桥头摆水果摊的宋阿姨说,新市场建好后,肯定要进市场做生意,在马路边做生意太辛苦了,风吹日晒雨淋的。她说,进市场要交租金,但只要是合理统一的价格,她一定会争取一个摊位。
在采访中,不少摊贩最关心的就是市场什么时候能建好,自己能不能搞到一个摊位。记者看到肉档老板周某时,他的猪肉摊子都摆到花坛上了。一听说来的是记者,他马上询问能否帮他在市场里面搞到一个摊位,而且隔壁的一个猪肉档老板也马上凑上前询问:市场建好后有多少个肉档,收费标准怎么样?
■给城市规划建设补上一课
市民廖先生评论说,买菜难是长期困扰市民的一个问题,很高兴看到有一批市场新建和改造,这是一件大好事,也是为我市的城市规划补上了重要的一课。廖先生认为,城市建设在扩张中,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很重要,“预则立,不预则废”,优先考虑民生才是以人为本。
据了解,有关方案已提出,农贸市场的规划布局应遵循与城市建设同步性原则,科学规划和合理确定农贸市场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将市场建设纳入到城市整体发展的规划中,使农贸市场与城市的发展同步配套、同步建设和同步经营;而市区现有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工作按照“分类改造、分布实施”的要求,逐步推进。
新建和升级改造完成后,市区农贸市场规划滞后、总量不足、配套设施落后、管理不到位和经营秩序混乱等问题将得到解决,为市民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