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60年前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解放河源城未费一枪一弹

    核心提示
    1949年9月19日,是河源城解放的日子。这一天,是哪支先头部队最早进驻河源城,他们是怎样进驻河源城的,进驻河源城后最早占据了哪些要点,当时的河源城在先头部队的眼中又是怎样的模样?近日,一位解放河源城的亲历者向记者讲述了60年前那鲜为人知的故事。

勇追穷寇
    1949年,为确保龙川解放。,粤赣湘边纵6团奉命从新丰县赶往东源县蓝口、柳城等地,歼灭国民党部队196师及活动在这一地区的地方反动武装。此时,中国共产党党员,已参加革命两年有余的叶慈林在边纵6团1营1连1 排1班任班长。接到命令后,叶慈林带领全班随部队向蓝口地区挺进。
    经过两天两夜的急行军,。部队已经显得疲惫不堪。,到达骆湖后,部队奉命休整。然而,由于两天两夜的行军都是在小跑步中进行的,。战士们在休整叶时大多就地睡熟。叶慈林说,尽管在行军中几乎没有进食,但当时的境况是战士困得比饿得厉害,多数战士顾不上吃饭,而是抓紧时间补觉。
    从骆湖到蓝口,必经过曾田,叶慈林的家就在曾田。叶慈林为家中独子,此时,部队正好从他家的门口经过。夜中,叶慈林望着那扇紧闭的大门,很想去看看自己多年不见的母亲。然而,时间和纪律使叶慈林的这一念头随夜消失打消,叶慈林只是眼饱泪水地望了那扇木门一眼,脚步甚至都未来得及迟疑一下。
    叶慈林许下了一个心愿:河源解放后,他第一件事就是要回曾田去看望多年未见的母亲。
    国民党196师在边纵6团的追击中一路逃窜。边纵6团势如破竹,地方反动武装被歼,伪保安13团起义。边纵在柳城设下防线,阻止196师增援部队,确保龙川解放。
    1949年9月16日,叶慈林所在的连队被派往河源城外围地区,部队驻扎于今日的阿婆庙山上。此时的河源城已在边纵部队的视线之内。

渡江进城
    当时的阿婆庙旁建有国民党部队的一个监狱。边纵在山上驻扎后再次接到上级指示,立即赶往仙塘。部队当晚经一天一夜的急行军(当时去仙塘需经过现在的新丰江水库区域)于9月18日到达仙塘,并于18日晚一举歼灭仙塘的地方反动武装。19日上午9时左右,部队接令进入河源城。
    叶慈林记得,当时,仙塘正下着大雨,战士端着竹子制成的饭碗正吃着饭,菜是盐炒豆豉。中午,部队赶到了龙津渡口(现在的市会议中心处),准备渡江进城。
    然而,部队在沿江地区搜索了一遍,却未能找到一条船只。当时的边纵6团1营副营长见状急了,大声吼叫:谁在这里有熟人?去找船!叶慈林听到命令后立即赶到现在的茶山公园茶亭街,去找自己的舅舅。
    当时的茶亭街尽仅管属城外,但各家各户同样是紧闭户门。叶慈林在舅舅家叫了半天的门,舅妈才将门打开,见是叶慈林,便叫过屋内的舅舅。叶慈林的舅舅听其说明来意后,立刻带叶慈林来到现在的电脑城地段,当时,这里尚是一片森林,十几条船只就藏匿于该处。
    作为1营1连1排1班的班长,。叶慈林乘上了第一只船,也第一个进入了河源城。
    部队进入河源城后才发现,196师已经逃离。城内除留下敌军的一些工事外,满街都是垃圾,大小便也随处可见。街上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影,商行和居民的宅院都大门紧闭。部队未费一枪一弹便顺利地进驻了河源城。
    进驻河源城后,叶慈林的班奉命一分为二,半个班由副班长黎发波带领占领现在的人民电影院旁的印刷厂,控制宣传印刷工作,半个班由叶慈林带领进入当时的太平街裕民米厂,控制全城的食物,其他战士则清理街道。
    叶慈林记得,当时,裕民米厂大米和花生等食物堆满了仓库,。但他们吃的依然是自己带的干粮。只是在当天的晚上,由于司务长拿了100个战士行军米袋来裕民米厂装米,那种米袋一条能装5斤米,装完后,司务长写了张500斤的米条。
    当晚,部队还向每位战士下发两元南方券劵,当时,一元南方券劵能买100斤米。由于战士听说要攻打三角岭,战士们都将南方劵券交给了司务长,说三角岭战斗胜利后大家加菜。
    20日,叶慈林随团出城,参加三角岭战斗。

半场《白毛女》
    1949年9月19日的河源城的解放,但因战事的需要未举行任何庆祝仪式。直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河源城才显示出一种新生的喜悦。
    当时,在三角岭战役中身负重伤的叶慈林正在河源城内治疗养伤。10月1日晚上,在现在的老城公园广场,两广总队文工团为庆祝新中国成立赴河源城演出《白毛女》,作为伤员,叶慈林被安排在前排看戏。由于演出任务太重,部分演员未能及时赶赴河源城,《白毛女》在演到一半时不得不遗憾宣布,因演员未到,下半场《白毛女》无法如期演出,改唱革命歌曲。
    演出结束后,河源城大街小巷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全城市民与战士们沉浸在一种新生活的喜悦之中。这一夜,河源城成为了不夜之城。
    本报记者 廖旭辉
    见习记者 张志炳



相关热词搜索:国庆


上一篇:河源力争用3年时间帮扶318个贫困村21.8万贫困户脱贫
下一篇:我市意欲上下联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