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中阮啸仙与广东第一个女党员高恬波结为革命伴侣
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有一栋始建于清代的三进院落式客家民居,白墙黑瓦,房子的外墙上挂着醒目的牌子--“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门进去,一张烈士遗像摆放在大厅正中处。相片中,一位戴着眼镜、儒雅文秀的青年正视前方,目光炯炯而坚定。
这个青年叫阮啸仙。
阮啸仙,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之一、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大革命时期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我党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与刘尔崧、黄居仁并称为广东革命史上著名的“东江三杰”。
下屯村,是阮啸仙出生的地方,而这栋原名“洪亨书屋”的房子,是阮啸仙幼时接受启蒙教育的私塾。
幼时已有凌云志
阮啸仙的识文断字就是从洪亨书屋开始的。下屯村村委会主任阮烈志介绍说,阮啸仙的祖上曾是当地有名乡绅,但1898年阮啸仙出生时,家道已旁落,他的父亲靠在村边开个小杂货店维持家计。阮啸仙6岁时,阮父聘请了私塾先生对他进行启蒙教育,8岁时,他上了村里的学堂“闻啸轩”。这时的阮啸仙已显出凌云之志,他在自己的砚盒上写下“挥笔落下如云烟,意志坚强可敌天”的诗句作为座右铭。
与洪亨书屋相隔不远处就是当时的“闻啸仙”旧址,现在已改名为“啸仙小学”。阮烈志说:“附近的孩子都在这里上学。”
村子里以前还有一棵米籽树,据说少年阮啸仙常在这棵树下和同龄人谈心,讲故事,谈论社会大事。他还曾号召穷人孩子组织起来,保护农民的庄稼。
但,阮啸仙开始真正受进步思潮影响是在他16岁进入河源城三江高等小学读书后。那时,革命党人李岐山、黄镜仁等人在学校教书。在他们的教育下,阮啸仙开始博览群书,积极思索中国的出路,萌发了爱国思想和变革社会的愿望。
红色“甲工”的运动领袖
1918年,阮啸仙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广州的广东甲种工业学校(简称“甲工”)。此后,通过阅读《新青年》等进步报刊,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阮啸仙作为“甲工”学生会的负责人,与周其鉴、刘尔崧、张善铭等一批进步青年学生组建了“广东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领导学生冲破学校的禁锢,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中。
1919年秋,阮啸仙参加了广州地区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和领导人。1921年,他参加了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成为我党的早期党员之一。从五四运动开始,阮啸仙积极开展青年运动、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1926年,他与彭湃创办了广州第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教育启发农民起来同地主、豪绅斗争。
为了开展农民运动,阮啸仙的足迹遍及全省各地的农村,当时在农村曾流行着这样一首童谣:“阮啸仙,阮啸仙,农民见了哈哈笑,地主见了哇哇叫!”
斗魂不灭托青山
大革命失败后,阮啸仙成了南京国民党中央通缉的179名共产党主要干部之一。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他仍坚持从事党的地下斗争。1933年9至10月间,阮啸仙辗转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江西瑞金。1934年2月,他被中华苏维埃临时人民政府任命为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成为我党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
在审计工作中,阮啸仙制定了“六不准”审计工作纪律,主张“公开审计”,为人民审计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还组织肃贪“突击队”和清腐“轻骑队”查处腐败分子,严格控制经济开支,被誉为审计战线上的一把“铁算盘”。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开始长征,时任赣南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的阮啸仙奉命与项英、陈毅等领导人留在赣南坚持游击斗争。翌年2月,因形势严峻,他率领赣南省党政机关部队向赣粤边界方向突围,至信丰牛岭一带时,遭敌军重兵阻击,虽经奋力冲杀,却终因敌人封锁严密而未能杀破重围,队伍也被冲散,伤亡重大。3月6日,部队在穿越牛岭、畚岭之间的封锁线时,阮啸仙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
在洪亨书屋的大厅中,记者看到了曾与阮啸仙一起突围的陈毅写的一首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诗篇《哭阮啸仙、贺昌同志》(注:贺昌时任中央军区总政治部主任,也在突围中牺牲):“最近同志中,阮贺足称贤。阮誉传岭表,贺名播幽燕。审计呕心血,主政见威严。哀哉同突围,独我得生全。”诗中“阮誉传岭表”、“审计呕心血”的感慨,正是阮啸仙革命一生的写照。
在下屯村,阮烈志带着记者参观了阮啸仙的故居--一座名为“大塘面”的客家围屋。这是座典型的客家围,围内小道交织,房舍井然,至今还居住着几十户人家。围前有一个半月形的大池塘,波光涟涟,倒映着蓝天红日。阮烈志说,上级政府已拨款,将在近期对阮啸仙故居进行维修,以为纪念!
链接:广东第一个女党员--高恬波
高恬波,1898年生于广东省惠阳县,17岁考入广州妇孺产科学校,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高恬波与阮啸仙建立了真挚的友情,结为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
1924年春,高恬波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广东第一个女党员。这一年,高恬波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担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干事,成为国民党妇女部长何香凝的得力助手。 同年11月,共青团广东区委妇女支部成立,高恬波任广东妇女支部第一任书记,参加了彭湃主持的广州第一期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高恬波担任救护队队长,带领女救护队员,随军北伐,被官兵们誉为救护队的“女将军”。1929年底,由于叛徒出卖,她在南昌市被捕,狱中宁死不屈,英勇就义,年仅31岁。
本报记者 蒋安春 谢雨望
上一篇:“双创”氛围浓
下一篇:紫金人休闲将有好去处 千家寨生态公园建设进展顺利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