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客家古邑抒情万绿河源“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河源
本报讯(记者蒋安春)由中国诗歌学会、河源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中国诗歌万里行—— 探访客家古邑,抒情万绿河源” 活动昨日启动。本次采风活动为期4 天,旨在以诗人的独特眼光和艺术形式,向世界描绘河源悠久深厚的客家文化,展示河源新时期的辉煌成就,并展望河源的锦绣未来。
据悉,活动邀请了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丘树宏,原《诗刊》主编叶延滨,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桑恒昌,《民族文学》编委查干,中国诗歌协会理事、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傅天琳,评论家、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温远辉,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陆健,翻译家、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北塔等10 多名著名诗人参加。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善平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河源是纯客家地区,至今已有2223 年历史,孕育了客家文化,催生了岭南文化,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有多彩的客家风情;河源是生态之都,风光旖旎,山青水秀,有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和一流的森林,这里有碧波万顷的万绿湖,千峦叠翠的九连山,有田园风光、溶洞奇观,令人流连忘返;河源是恐龙之乡;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建市21 年来,河源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已融入了珠三角两小时经济生活圈,成为了广东省的一块发展热土。他说,诗人们来到河源,一定会诗兴大发,文思泉涌,河源也会因为诗人们的讴歌抒怀增添秀色,更加迷人。
丘树宏认为,“中国诗歌万里行”是以艺术的最美妙形式去研究推介客家文化和河源,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说,客家是中国乃至世界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它来自中原,客家文化因此保存着中原汉文化最传统、最典型的基因。在广东的客家地区,河源是中原文化进入广东的原点。赵佗任龙川县令时,建立了行政机构,这是文化与制度进入广东的原点。所以,研究推介客家文化就是研究我们最传统、最典型的中原汉文化。
桑恒昌说,以前总觉得河源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此次“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河源,河源就在我们心里热了,在我们眼里亮起来了,我们的目光会在河源这片土地上聚焦,并会用自己的研究和诗歌回报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建中会见了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感谢他们来到河源、写河源,并祝愿他们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