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可防可治 市民不必恐慌
本报讯(记者周焕谢素德)记者昨日从市人民医院获悉,我市首例甲流患者在入院治疗3 天后,恢复状态良好,目前已无发热症状,咳嗽症状也已减轻,若明日咽拭子检测结果呈阴性,即可出院。
昨日上午11 时左右,记者在市人民医院感染科3 楼病房,见到了在父母陪同下戴着口罩躺在病床上休息的小患者。据主治医生张涛介绍,这名7 岁的小患者是河源中英文实验学校学生,为该院收治的首例甲流患者;因其属轻症患者,自9 月7 日凌晨因发烧1 天咳嗽3 天入院接受治疗,在医院对其进行了抗病毒、护心等对症治疗后,目前,患者已无发烧症状,咳嗽症状也已减轻,无明显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精神状态良好,食欲不错。
张涛表示,若明日咽拭子检测结果呈阴性,这名小患者即可康复出院,正常生活和学习。
9 月8 日,我市通报河源中英文实验学校出现8 例甲流患者的消息后,引起众多市民的密切关注。对此,市人民医院有关医生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甲流可防可治,市民无需恐慌;同时,该院也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该院感染科主治医生张涛提醒广大市民,甲流只是流感的一种,虽然感染性强,但病毒毒力弱,其死亡率与普通流感大致相同,除重症患者需入院治疗外,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治疗即可康复,目前,该院感染科可收治约70 名甲流患者;因此,市民无需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需加强防范,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日加强锻炼。
据了解,为提高收治甲流患者的能力,市人民医院已从技术人员、病房设施、抢救措施等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该院院长助理黄建斌介绍,该院库存有可供治疗20 例甲流重症患者的药品;另外,若有急需,可立即向省里申请拨付药品支援。
教育局:实行甲流日报告制度
昨天,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为进一步加强甲流防控工作,保障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甲型H1N1 流感病例日报告制度的通知》,要求全市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要严格执行甲型H1N1 流感病例日报告制度。
按照通知要求,学校每日要将学生的情况上报到各教育部门,各教育部门再将最后汇总的数据上报到省教育厅,在没有接到上级明确指示取消甲流疫情监测报告工作的情况下,不能停止疫情每日上报制度。市教育局要求各单位要针对新的防控形势,克服麻痹大意思想,狠抓落实、科学地做好学校及托幼机构甲流防控工作。市教育局甲流防控工作督查小组将深入各县区、各学校进行督查。
学生:不会过分担心
昨天,记者随机采访了市一中的几名学生,大家对于河源中英文实验学校暴发甲流事件并没有过分担心,并表示学校都采取了防控措施,没必要恐慌。“注意个人卫生,多运动锻炼,甲流是可以预防的。”
而已经停课的学生则表示:在家休息也轻松不了多少。“老师布置的作业、习题都摆在那呢。”家住华达街的三年级学生小曾说,学校防控甲流要停一周的课,但自己却并不会感到轻松,因为各科都布置了不少学习任务,在家一样要复习。
学校:加强甲流知识宣传
“我们想在学校加大甲流知识宣传力度,希望你们能提供些宣传资料给我们。” 昨天,记者在市疾控中心采访时刚好碰到前来拿宣传资料的市二中老师,他告诉记者,他们学校正准备在校园张贴多一些的甲流知识宣传,以让学生和教职员工更好地防控甲流。
据了解,在我市通报了河源中英文实验学校的疫情后,各中小学校纷纷加大甲流知识宣传力度,引导大家正确认识甲流防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广大师生对防控工作的知晓度和自我保护意识。此外,各学校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全面加强了对学生和教职工的晨检、午检、晚检和登记随访跟踪工作,坚决杜绝学生带病入学现象发生。而市区有不少学校还给学生家长送发“ 自检登记表”,要求家长在孩子上学前为孩子进行体温测量。
市疾控中心:空气不是主要传播途径
昨日,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我市发生了学校甲流暴发事件,但群众不必过分恐慌,甲流可防可控可治。
市疾控中心表示,甲型 H1N1 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谈话、打喷嚏和附着在被污染物表面的飞沫,而空气不是主要传播途径。
人们要建立从容应对的信心,建立以个人防护行为为主的保护屏障—— 勤洗手,必要时戴普通口罩,说话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