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汉能落户河源 背后故事有睇头

市高新区又迎来了一只“金凤凰”——汉能河源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工程落户该工业园。

      据说,在一次乘车的途中,市委书记陈建华无意中听说了汉能控股集团正在全国范围内 “寻寻觅觅”,为一个项目的落户寻找一个“降落点”,而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博士正是我们河源人。这条信息立刻被书记记在了心头。当时,可能连书记自己也没有料到,从这条小消息开始,书记就与这个集团、这个项目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河源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基地”框架协议签署到今天汉能河源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工程入场,项目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少不了陈建华的关注。在他的影响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目,狠抓进场前各项筹备工作的落实,并以督查通报的形式及时通报筹备进展。

书记市长竭力服务

     市委办公室督办科科长朱雪中笑言,汉能光伏项目一直都牵动着书记的神经,大到立项,小到一条电话线,市委书记陈建华都会亲自过问。

     9 月14 日下午,陈建华到广东汉能光伏有限公司调研,一条小小的电话线“牵拌”住了书记的脚步。陈建华特别指示:“由市委办督促落实,解决好汉能公司办公场所的电视、电话问题。”

     原来,陈建华书记在调研时得知,汉能公司向电信部门申请了10 个电话号码,其中4 部电话已经开通,还有6 部电话已放号但未拉线、未安装电话机。在陈建华的要求下,市委办公室督办科第二天就前往汉能公司的办公地点,详细了解公司在运作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经过协调,当天晚上,电视、电话信号就接通到了汉能光伏有限公司的办公桌上,汉能人对此伸出了大拇指。

    汉能光伏项目建成投产后用电需求为9 万千瓦,而扬子坑 110 千伏变电站的建设规模只有 5 万千瓦,显然不能满足汉能的用电需求。鉴于这一情况,陈建华书记在主持召开的汉能光伏项目筹备协调会议上要求,要加快相关变电站的建设。会议决定在加快扬子坑110 千伏变电站建设的同时,加快启动联禾220 千伏变电站2#变扩建工程和铺设6 回10 千伏电缆至市高新区的工程,以确保汉能光伏项目的电力供应。

     10 月14 日,刘小华市长率领叶常浓、温文斐同志和市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拜访了南方电网广东分公司,协调解决广东汉能光伏有限公司生产用电容量不足问题。广东电网公司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河源,积极推进河源市高新区电网建设,解决扬子坑变电站扩容问题。

5天搞掂备案登记

    9 月17 日,汉能集团河源太阳能项目备案获得省发改委批准。当晚8 时,在庆祝我市成功获得省第5 批产业转移扶持资金5 个亿的庆功宴上,市委书记陈建华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在场的所有人。为了解该项目立项前后的故事,昨天,记者采访了市发改局社会发展科科长骆石才,他告诉记者,汉能项目从提交齐相关材料到通过省发改委批准,前后只花了5个工作日。

    作为我市建市以来投资最大的项目,在项目备案前,大家都做好了“艰苦作战,力争拿下”的准备,市委市政府还专门成立了项目协调小组,并指定市发改局专人具体负责该项工作,要求市发改局要在 10 个工作日内办理好项目备案登记工作。骆石才介绍说,大型的投资项目在审批环节把关都很严格,按正常情况大概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据了解,汉能项目属国家鼓励类高技术项目,按照《广东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办法通知》规定,项目需报省发改委备案登记,市发改局积极与项目加强联系,并于9 月8 日将项目材料上报省发改委。为确保项目备案登记得到顺利批准,汉能集团还专门委派了一名负责技术的博士向省发改委进行产业发展方面的解释。经过努力,省发改委对产业发展方面的疑虑问题得到解决,但由于项目股东投资能力缺少相关资料,省发改委暂未批准备案登记。

    市发改局在得知消息后,马上与省发改委沟通,并在解释清楚相关问题后,着手补充项目股东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相关材料。汉能项目最终获得批准,比市委市政府要求的10 个工作日缩短了一半时间,这也意味着该项目向动工迈出了关键一步。

本报记者 谢素德 见习记者 冷春玲

汉能简介

     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华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 年,主要致力于投资开发水电、风电、高科技能源和能源服务等业务,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民营清洁能源企业。

   经过十多年发展,汉能集团已在广东、浙江、江苏、宁夏等地区建成一批水电站、风电场,现拥有十几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在美国、荷兰设有分支机构。该集团确定了“一基两翼”的产业发展战略,形成三大业务板块,即:开发水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应用高科技手段,生产燃料电池和石油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针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提供CDM 技术咨询服务、节能减排认证(DOE)、自愿减排市场(VCM)和节能减排管理等能源服务业务。此次在河源投资的光伏项目,首期投资280 亿元,于2012 年建成1000 兆瓦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年产值过百亿元,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基础上,将出口美国和欧洲。

 

言论

“光谷”离我们有多远

     今天,首期投资280 亿元的汉能河源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工程将举行进场仪式。从此,一个全新的高科技产业——光伏产业将出现在我市的经济结构中。

    有人说,汉能引进是“铁球理论”的具体体现。市委书记陈建华曾提出,当经济的铁球开始实现自转后,其运转的势头是无法可挡的。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双转移”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吸引了更多更有实力的企业关注我市。也有人说,汉能的引进是我市招商引资从优惠政策向优势竞争力转变的结果。据说,汉能曾带着资金和技术在全国各地“踩点”,但最终选择我市,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市拥有丰富的石英石矿产资源。汉能落户我市,无疑是 “米缸旁支锅”。

    作为大自然馈赐给我市的一份厚礼,我市的石英矿储量及矿石质量可与“ 中国石英中心”——江苏省东海县相媲美。但多年来,受开发资金和技术的制约,我市的石英矿开发利用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有资源,无产业成为我们的心中之痛。为此,有人提出了“拥硅为王”、“链式发展”、“高端引入”的理念。市委市政府也作出了推进资源有序开发和大力发展矿产资源精深加工的战略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石英石资源开发利用主动权,打造矿产资源经济链的科学决策。正是这些科学决策和理念,成就了石英石资源与资本、技术的“绝配”。

    此次“绝配”意味着我市优质石英矿只能用于造玻璃、人造石的历史宣告结束,也意味着我市打造矿产资源经济链决策进入了一个实质性操作阶段。

   作为一种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正在受到全球的普遍关注。或许,对于光伏产业这篇宏文而言,目前,我们仅仅还是开篇。毕竟,我市涉及这个产业时间比一些地区要晚。但丰富的资源加上与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民营清洁能源企业的珠联璧合使我们拥有了绝对优势。据悉,汉能14 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我市将成为全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业研发制造基地。只要我们认真做好我们必备的功课,通过努力在光伏产业上攻克核心技术,赢得市场,那么,我市将形成一个吸引光伏产业的强大磁场,更多的光伏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将云聚我市,形成一个完整的光伏产业体系。我市就有可能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光谷”。届时,我市的光伏产业所惠及的也就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或人民了。

(九日)

相关评说

    省委书记汪洋:利用太阳能发电是世界能源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汉能集团积极投资太阳能产业,具有前瞻性,符合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方向,广东欢迎包括汉能集团在内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加大在粤投资,积极创造有利于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也希望民营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做长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与广东产业转型升级互利共赢。

   省长黄华华:省政府将全力支持把河源建设成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市委书记陈建华: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改善,人类对新能源,特别是对太阳能的依靠将越来越紧密。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是一种占据了道德高地的产业,汉能集团因此也占据了产业的道德高地。多年来,河源一直在寻求矿产资源开发的出路。此次与汉能集团携手合作,共同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对河源将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具有里程碑意义。

   市长刘小华:汉能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落户河源,将极大提升河源的产业层次,增强河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做大河源的经济总量。

   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汉能集团将全力以赴,积极推进“河源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基地“的建设进程,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乡百姓的期望,为河源经济社会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中科院院士、上海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主任褚君浩:根据预测,到2030 年或更早,太阳能发电的价格会和火电价格一样。现在是太阳能研发的关键机遇期,失去了,我们就会再次走上重复引进、重复落后的老路。

汉能落户河源大事记

 

      6 月1 日,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一行到我市考察投资环境。晚上,市委书记陈建华主持召开会议,听取汉能集团在河源投资建设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情况。双方就投资意向基本达成共识。

      6 月2 日,市委书记陈建华带队与汉能集团高层一起到深圳拜访南玻集团高层,商谈合作事宜。

      6 月13 日,市长刘小华率队到汉能控股集团就汉能太阳能项目落户我市的具体事宜进行深入会谈。双方就项目用地选址、资源利用、环评、审批等前期工作进行了认真磋商,取得了一致共识。

      7 月1 日,市政府与汉能控股集团就“河源太阳能光伏产业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签订框架性协议。市长刘小华与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博士签署了《建设河源太阳能光伏产业研发制造基地框架协议书》,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衍楠与汉能集团助理总裁刘民签署了《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项目投资合同书》。

      7 月21 日,汉能控股集团投资建设的广东河源太阳能光伏产业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省委书记汪洋在广州会见了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

      8 月24 日,市委书记陈建华主持召开汉能项目筹备领导小组会议。确定成立汉能项目协调小组,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叶常浓牵头;确定从市公推公选干部中挑选两名干部作为联络员,参与该项目协调督办工作。

      8 月28 日,汉能公司经省工商局核准名称,定名为“广东汉能光伏有限公司”。

      9 月17 日,汉能集团河源太阳能项目备案获得省发改委批准。

      9 月30 日,汉能项目通过省环评专家组评审。专家组认为,项目环境现状评价、环保措施制定、清洁生产、环境风险评价、公众参与等方面都是可信、可行的。

      10 月28 日,汉能河源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正式进场。

 

李河君小资料

    李河君,河源市东源县仙塘镇人,1984 年毕业于河源中学,1988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后攻读研究生、博士生。现为北京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全国工商联常委、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全国青联委员、中华红丝带基金执行理事长。






上一篇:全市人民医疗健康事业又一福祉 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开诊
下一篇:汉能太阳能电池项目进场开工 河源站上高端产业起跑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