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太阳能电池项目进场开工 河源站上高端产业起跑线
昨天上午,首期投资280 亿元的汉能河源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工程在市高新区举行进场仪式。该项目生产大面积非晶硅——微晶硅双结膜太阳能电池组件,这是国际领先的第二代非晶——微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技术。项目的建设,为我市探索出了一条将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快速发展与环保双赢的发展新路子,使我市与发达地区共同站在了高端产业发展的起跑线上。项目首期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117 亿元,年税收7.7 亿元以上。
本报记者 胡青松 摄
本报讯(记者 谢素德)昨日,市高新区汉能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建设工地上彩球高悬、鼓乐喧天。我市建市以来投资最大的汉能项目首期工程进场开工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市委书记陈建华出席仪式并代表市委市政度对工程顺利进场表示祝贺。
据介绍,太阳能薄膜电池技术为太阳能光伏第二代技术, 随着近年国际油价的飞涨,该技术加速研发,进步很快。相比第一代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第二代技术光电转化率高、用料少、寿命长、无污染,是国际最前沿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符合国家有关法规鼓励条款,符合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方向,发展前景广阔。
陈建华指出,汉能集团太阳能光伏产业研发制造基地落户河源,是我市科技和经济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是我市践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实施反梯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和建设全省生态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他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全力以赴,通力协作、全力配合,全开“绿灯”、特事特办,全过程、全方位为项目的建设提供最良好的条件和最优质的服务。希望汉能集团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不遗余力地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明年底如期建成投产。
据了解,在汉能的带动下,广东国华、台玻集团、南玻集团等一批相关企业纷纷进驻我市,河源太阳能光伏产业集聚效应初显,有望成为全国乃至亚洲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