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市区五条主干道今日开工建设

     本报讯(记者 张安定 蒋安春)金秋时节,城市建设进入高潮。万绿湖大道、市区过境公路(西环路)一期、迎客大道、滨江大道、东江西路等五条道路,今天举行隆重而简朴的开工典礼。

    据了解,这五条道路为我市近期规划实施的重点交通建设项目,也是市委、市政府今年向全市人民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投资还是工程的档次来看,均堪称我市道路建设历史之最,在市财政等投资部门的积极争取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道路建设的融资工作已基本完成,总额45 亿多元的信贷资金正陆续到位。

    根据今年“十件实事”工作要求,我市将加快市区七条市政重点道路建设,其中河源大道(二期)工程竣工通车,万绿湖大道、桂山大道首期、滨江大道首期和市区过境公路(西环路)首期将力争完成路基工程,东江西路开工建设,东江东路启动前期工程。目前,河源大道(二期)改造工程已经基本完工,今日五条道路的开工典礼标志着我市市政重点道路建设的全面展开。

集各方智慧择最优方案  桂山迎客大道“诞生”小记

桂山迎客大道效果图(部分)。

    城市道路是一座城市的骨架,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在城市的升级扩容中,搭建好这个骨架,使经脉畅通,城市才能焕发出最大的活力。因此,市政道路的规划修建,对城市的发展影响深远。

    桂山迎客大道是我市规划建设的7 条市政道路之一,也是我市的迎客大道。它位于市区南面,规划建设全长9.7 公里,其中项目一期从粤赣高速公路桂山出口往东至滨江大道,里程4公里。那么,这条道路的设计路线是怎样形成的,其中经历过哪些曲折?解读这些,或有助于我们理解城市道路规划中的诸多思量和意义。

路线方案几经讨论

    在很多城市的道路体系中,往往有一条含意特别的道路——迎客大道或迎宾大道,它是一条连接城市内外的重要通道,也是一个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而随着近几年河源城市规模的扩大,在市区规划建设一条迎客大道的事情也被提上了日程。

   那么,这条迎客大道应该规划在哪里?

    最初,有人提出,从粤赣高速市区出入口打通一条道路至建设大道,与城市已有的主干网络相连。但是,在这个方案中,“河源火车站”却成为了路线建设上的一只 “拦路虎”。为了避开它,有人提出,可从出入口向东打通一条直线至河源大道,然而,这个方案的拆迁成本和难度极大,难以实施,而且沿线低矮民房多,城市景观差,因此很快就被否决。又有人提出,在现有的行车路线上,对沿线道路进行扩容,但这个方案也面临着三个难题:一是沿线可扩展的空间有限;二是线路转弯较多,不适合作为迎客大道;三是车辆从这条路线出市区时,在火车站广场处需要从右车道转入左车道。由于这三个问题的解决难度大,该方案几经讨论后也被放弃。

    既然设想中的迎客大道既要宽敞笔直,又要可便捷地接入现有的城市主干道网,那么,可不可以在粤赣高速市区出入口以北(即河源海关附近)新开一个高速公路出入口,接通永福路呢?

    这个方案提出后,也引起了激烈争论。反对者的意见认为,该路线沿途都是已开发区域,道路对沿线的土地价值和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此外,我们的城市是坐北向南的,南边是城市的前大门,北边是后大门,迎接客人的道路不能从“后门”入。同时,我们还需要支付新开一个高速公路出入口的代价。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后,该方案也被否决。

    最终,迎客大道选择了从粤赣高速公路桂山出口往东至滨江大道一线。该路线可通过滨江大道至珠河桥,与中山大道相连。

优化方案提升价值

     据了解,该路线的敲定,综合考虑了土地利用、便民惠民、沿线景观、拉动作用等诸多因素,务求使道路的效用最大化。首先,与“海关方案”相比,同样付出了新开一个高速公路口的代价,但是,“桂山方案”取得的效用更大。从桂山出口往东至滨江大道一线,大多是尚未开发地区或正在开发地区,桂山迎客大道的建设,可直接拉动该区域土地的升值,促进市区南部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为该区域集聚人气和财气。同时,它完善了城市的交通内网,为城市向南扩容搭建了一条重要的骨架,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老城改造的推进;而且,这条路线走的是城市“ 前大门”,算得上是“堂而皇之”。此外,由于该区域开发尚不完全,所谓 “白纸好画画”,在城市景观的呈现上它也独具优势。

     事实上,作为展示河源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桂山大道的景观建设。设计单位在借鉴和分析厦门环岛路,深圳深南大道、滨海大道等国内道路景观成功典型后提出了见山、见水的设计理念,根据路网规划和城市规划定位,对中央绿化带、人行道、侧绿化带进行合理景观美化,形成“绿色长廊”。据了解,在9.7 公里的道路绿化设计中,设计单位将分四个景观标段结合我市植物五彩缤纷的特点,利用植物的色彩花期进行造景,形成春绚、夏艳、秋灿、冬盈的景观效果。因此,桂山迎客大道竣工通车后,特色的道路景观带可使市民在8分钟的行车时程里感受到春夏秋冬四季。本报记者蒋安春张安定

“建设”——政府打出的第二张牌

     市区5 条主干道的建设在市民的企盼中今天正式动工建设。此次主干道的建设,无论是从投资规模还是工程的档次来看,均堪称我市道路建设历史之最。

     对于一座城市特别是发展中的城市而言,建设,是一项必做的主要功课。然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何科学地建设一座城市,使其在为市民提供舒适生活环境的同时给城市注入经济活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市民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只要对本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稍作回顾就不难发现,市委、市政府正在有步骤有目的地出牌。

     规划是本届市委、市政府打出的第一张牌。市委书记陈建华曾多次强调,“规划就是产生效益,规划就是生产力。”事实上,在今天我们开工建设的5 条主干道中,有的正是在为历史的规划不到位而“埋单”。为此,市委、市政府将规划作为第一张打出的牌,在3 年时间内新增投入了3000 万巨资用于我市的城市规划。在科学地完成了城市中远期规划后,市委、市政府有计划地打出第二张建设牌。

     5 条主干道是我市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也是我市城市建设的一项大手笔。在目前的情形下,5 条主干道的建设其意义和作用无疑是巨大的。首先,45 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将直接刺激市场,扩大内需,使“三驾马车”中的投资这驾马车发力, 拉动经济的增长。其二,5 条主干道的建设是我市科学规划城市的具体实施,它在完善我市城市交通体系的同时为城市的未来架起了新的骨架,为未来的城市建设打下了基础。其三,5 条主干道的建设在修正城市建设历史偏差的同时盘活了城市建设新的土地资源和建设资本。如桂山迎客大道,在建设中将直接完成我市旧城改造的一些工程。同时将盘活大道周边的土地资源,使周边的土地得到最大化的升值。如滨江大道建设,不但使“两江四岸”的建设得到具体实施,同时,还将用一条美丽的滨江大道将市区和高新区连成了一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市委、市政府打出的第二张牌不但适时,同时也打得科学,打得精彩,为市委、市政府手中的第三张经营城市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未来城市的发展铺就了大道。

九日

万绿湖大道施工机器已进场。

五条主干道简介

万绿湖大道

     位于市区北面,从河源大道与永和路交叉口(海关大楼)往西至东源新港,全长6.224 公里,按一级公路兼城市I级主干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为60 公里,双向6 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规划路宽50米,总投资约5.8亿元。

     目前,该项目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正在开展征地拆迁工作。计划2010 年11 月30 日第23届世客会前竣工通车。

桂山迎客大道

     位于市区南面,规划建设全长9.7 公里,分二期建设。项目一期从粤赣高速公路桂山出口往东至滨江大道,里程4 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双向6 车道,沥青路面,规划路宽 100米,总投资约7.95亿元。

     目前,桂山迎客大道已完成工程初步设计。项目争取在2010年底建成通车。

市区过境公路(西环路)

     位于市区西部,规划建设全长38.2 公里,分二期建设。项目一期从桂山迎客大道沿原西环路北上至百子园工业区凌屋路接205 国道,路程约12.03 公里,总投资约7.8 亿元。今年先实施从市区粤赣高速出入口往北与万绿湖大道相接,全长约2.45 公里,工程按公路一级兼城市主干道技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为 80 公里,双向6 车道,水泥砼路面,规划路宽50 米,总投资约2.14亿元。

     目前,市区过境公路(西环路)一期已完成工程初步设计。项目争取在2010 年底建成通车。该路建成后,可大大缓解市区205 国道的交通压力,桂山景区至万绿湖景区的道路将更加顺畅、快捷。

滨江大道

     规划为城市主干道及景观大道。首期工程南起桂山迎客大道路口、北至珠河桥,总长度约6 公里,道路宽32 至52 米,主车道为双向六车道,首期工程总投资约5.1亿元。

     工程分为三个标段:一标段南起双下路口,北至珠河桥,总长约3.2 公里,8 月25 日开工,计划2010 年11 月15 日竣工;二标段南起桂山迎客大道路口,北至双下路,总长约2.6 公里,10 月16 日开工,计划2010 年8 月30 日竣工;三标段珠河桥加宽及连接段(含下穿隧道工程),10 月16 日开工,计划2010 年11月20日竣工。

东江西路

     起点接沿江路,终点至纬十六路,总长约 3.16公里,路宽46米,设计双向六车道,估算总投资1.4亿元。

     该项目预计在2010年底建成通车。






上一篇:强冷空气已经杀到 今明两天我市气温下降幅度在6~8℃
下一篇:市区环境卫生好了不少 但占道经营等多种痼疾依旧存在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