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天下客亲会河源

    本报讯(记者 蒋安春)昨日,我市在市会议中心举行了第23 届世客会倒计时一周年新闻发布会,拉开了世客会倒计时一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据了解,世客会将在明年11 月29 日开幕,为期4 天,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4000 多名客属代表参加。世客会期间,我市将安排开幕式、客家歌舞文艺晚会、客家文化研讨会、客家情艺术系列展(美术、书法、摄影、奇石、忠信花灯等)、客家民间艺术巡游、客家风情观光游览等一系列活动。

   市长刘小华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世客会筹办情况。据介绍,目前我市正在积极筹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积极推进市政设施建设与酒店景区改造建设,大力开展对外联络和招商引资活动,内外兼修,以打造办好世客会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天下客属是一家。”市委书记陈建华说,世客会是全球客属团体参与人数最多、规格最高、联系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世界性会议,也是全球客家人的大联谊。因此,我们要认准目标,办一届高水平的世客会;要利用报纸、电视、手机、网络等宣传载体,营造迎接世客会的浓厚氛围;要全民参与,形成办好世客会的强大合力。

   会上还举行了世客会赞助仪式,福新(国际)集团、广东三友集团等企业成为第一批赞助企业。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善平主持了发布会。市领导陈志干、龚佐林、黄慕昌、黄建中、刘嘉文等出席,中央、省和各兄弟市的30 多家媒体参加了发布会。

全球首份客家人文电子杂志 《古邑客家》昨创刊

   本报讯(记者 蒋安春) 昨日上午,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全球首家以传播客家文化为办刊内容的电子杂志《古邑客家》举行了创刊上线仪式。

   据悉,《古邑客家》以“弘扬客家精神,传播客家文化,牵手全球客家社团,促进河源发展”为宗旨,以宣传河源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成就和传播河源两千多年深厚的客家历史文化为重点,展现我市的人文历史,放眼世界客家地区动态、发展以及客家乡贤风采。该杂志兼具河源地域特色和国际视野,融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漫等各种传播手段,是客家领域重要的最新形态的电子媒体。世客会期间,《古邑客家》电子杂志将承担起大会电子会刊的使命。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古邑客家》电子杂志,市委书记陈建华、市长刘小华亲自担任杂志顾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善平任杂志编委会主任,并聘请社会权威人士和客家文化研究领域内的知名学者、专家成立编委会,由社会各界的当代客家代表人物和河源籍著名企业家组成理事会。“这是我们献给世客会和全球客家人的一份厚礼!” 陈建华在创刊上线仪式上说。

   《古邑客家》电子杂志创刊号共设立了《客家聚落》、《客家新闻》、《本期特别策划》、《客家人文》、《客家研究》、《客家艺苑》、《客家居屋》、《客家美食》、《古邑之窗》等栏目。

记者品味客家文化

    昨天下午,来自中央、广东省及兄弟市的30 多家媒体记者分别来到市博物馆、万绿湖风景区、万绿湖客家风情馆等地采风。省内外媒体记者对我市悠久的客家文化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并表示将积极宣扬河源客家文化。今天,他们还将前往龙川佗城、东源苏家围等地品味河源客家文化。

                    本报记者 陈双焱 摄

专家学者热议客家文化研究

    本报讯(记者 张安定)加强客家文化研究,迎接23 届世客会。昨日下午,我市举行客家古邑文化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挖掘河源本土客家文化各抒己见。

   据悉,本次论坛由第23 届世客会筹委会举办,河源日报、河源客家古邑文化研究会等机构承办,是我市迎接世客会倒计时一周年的一项重要内容。与会专家就如何挖掘我市的客家文化、本地客家文化的研究方向、如何将客家文化转化为客家文化产业等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该论坛也是市客家古邑文化研究会的一次工作会议,河源客家古邑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已收到论文68 篇,其中本地专家学者论文40 篇。会议透露,为了更好的挖掘我市各地的特色客家文化,各县区也将成立自己的客家文化研究会,形成区域研究网络。

●专家观点

做好“赵佗文化”这个品牌

黄淼章(广州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研究员)

    河源要打好“客家牌”,就要做好“赵佗文化”这个品牌。因为一讲到“客家古邑”,就与赵佗有很大关系。在两广地区,已知的第一个县令就是赵佗。他在龙川做了 6 年县令,留下了很多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东西。我个人认为,龙川是除广州外,保存赵佗遗迹与传说最多的地方。

   但是,现在“赵佗文化”的开发还有待加强。比如,以前的越王井有碑刻,有井盖,古韵十足,但现在这些都已不在原处;我们也很难找到佗城古城的痕迹;而南越王庙内的展品则太单薄, 需要更多的文物来衬托、丰富。

    所以,佗城的开发需要好好地规划,做好包装,要打好“赵佗牌”,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我觉得应该趁着第23 届世客会这个机遇,大力挖掘赵佗文化,打好这张文化牌。

世客会推动客家文化复兴

谭元亨(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对客家人的研究,现在还有很多误解和不足。一些学者在旧的西方人类学观点下,认为把客家人研究得越透、越原始,就越好,不承认客家人是中原的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群体; 也有人说,客家人有过去,广府人有现在, 因为客家人在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时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改革开放后,很多客家地区却经济滞后,失去了话语权。

   要改变这个现状,就要重新唤起客家人的精神,复兴客家文化。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现在,河源发行《古邑客家》电子杂志、举办客家古邑文化座谈会等活动,以及明年将举办世客会,这些都会在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的复兴之路上留下自己的印记,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本报记者 蒋安春






上一篇:槎城市场大蒜5元一斤 供求关系是主流可防流感是非主流
下一篇:就业服务周 1000多名高校毕业生来到河源找“饭碗”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