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祖籍地紫金中坝孙氏宗亲日前赴赣寻根凭吊先祖
核心提示:
国父孙中山先生的祖籍地系河源紫金中坝镇孙屋排之说,在历经数10 年的争议后,最终在中山先生儿媳陈淑英和孙女孙穗芳的确认下,盖棺定论。然而,关于中山先生与三国时的吴王孙权之间是否存在同处一宗的说法,一直以来,都存在较大争议。
日前,记者在紫金中坝镇孙中山祖籍地孙屋排采访时获悉,经当地孙氏族人赴江西武宁县实地核实考证证实,粤赣两地孙氏老族谱上的共同先祖孙钟正是吴王孙权的祖父。
孙屋排内的孙氏祠堂。
国父祖籍地的“中山情结”
1月8日下午4时许,紫金中坝孙屋排。刚刚翻阅过《孙氏族谱 ——孙中山入粤始祖友松公等世系》(以下简称《孙氏族谱》)的72岁老人孙碧文,站在自家客厅里,兴奋地指着一幅挂在墙上的孙中山画像自豪地对记者说,十几岁的时候,就听长辈说,国父孙中山的祖籍地就在自己生长的地方。
这幅被装裱在玻璃镜框中的画像,是35年前文革末期,孙碧文从当地新华书店买到的。历经35 年的岁月,镜框上已有斑斑锈迹,但画像依然色彩鲜艳明晰,画中的孙中山和宋庆龄神采奕奕、风采照人。
事实上,中坝孙屋排孙氏族人都有着这种和孙碧文同样浓厚的“中山情结”。不少族人家中,都悬挂有中山先生的画像。
孙氏族人江西凭吊先祖
通过孙碧文,记者联系到《孙氏族谱》副主编、退休老干部孙爱雄。今年72 岁的孙爱雄告诉记者,去年年初,在江西武宁县罗坪镇投资生态旅游的博罗商人孙中华,在该镇长水村意外发现自己竟与这里的孙氏族人似乎有血脉关系,而长水村“孙家大屋” 的主人孙隆泰自称是孙权91 世孙,家中至今还保存着一块双龙戏珠的石匾,而这块石匾系170 年前武宁孙氏的嫡系后裔能允、侧允兄弟,从南洋送来孙氏祠堂的,这正印证了武宁孙氏从江西向南迁徙的历程。
孙中华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向祖籍地——河源孙氏族人通报。2009 年3 月的一天,孙爱雄等《孙氏族谱》编辑一行5 人,赴赣寻根问祖,并到先祖唐末东平侯孙墓地拜祭。
在孙中山孙女孙穗芳等孙氏名流的支持下,4 年来,河源孙氏家族一直在从事百余年来的一次大修谱,而理清河源孙氏是从何处入粤,正是这次修订族谱的一项重要任务。
老族谱里的“千年血脉”
在武宁“孙家大屋”,粤赣两地的孙氏族人拿出发黄的族谱一一“对证”,竟发现,“钟公” “孙权”等共同的祖先赫然摆在族谱的最前列。千里血脉一谱连,孙碧文说,“钟公”即孙权的祖父孙钟,正是被粤赣两地孙氏族人奉为共同的祖先。
据了解,孙爱雄等人在编撰修订族谱的过程中得知,孙中山这一支孙氏族人入粤的祖先叫友松公、日洪公等兄弟,和江西武宁孙氏族人一样,均为孙姓“乐安堂”的后裔。而“乐安堂”最早发源于山东,孙氏“乐安堂” 的迁徙繁衍历程,大概是沿着山东-安徽-江西-福建-广东这一路径,还有部分族人则分布在浙江、河南、山西等地。
2009 年9 月,河源《孙氏族谱——孙中山入粤始祖友松公等世系》编辑完成,共收录了包括钟公、孙权、友松公、孙中山等在内的15000余名孙氏男丁。
孙爱雄告诉记者,听武宁的孙氏宗亲说,目前,山东、江西、安徽、湖北四省30 余地的孙氏族人,正汇聚在瑞昌市,进行一次跨省大修谱,得知广东河源孙氏寄来最新的族谱,跨省大修谱编委会已要求武宁孙氏宗亲将这部族谱送来,以便将广东这一脉孙氏融合进去。据悉,五省孙氏族人的“大串联”,将会使“乐安堂”孙氏族谱收录的男丁以数万计。
延伸阅读: 国父遗言“归葬紫金山”系指河源紫金山?
近日,《南方都市报》发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立人写的《孙中山亲自选定“紫金山”?》一文。赵立人在该文中指出,“现时一般记载,均谓中山陵之选址南京,完全是遵照孙中山生前遗言”,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简单”。
赵立人认为,“南京是中山先生手创共和之地,奉安于此,亦足以彰显其功绩,意义重大,无论是否出于遗言,亦自有其合理性,无可非议。不过,以中国地域之广,山岳之众,以‘紫金山’名者,当不止一处。例如(广东省)紫金县就是因县城外有紫金山,遂名紫金县。”
赵立人认为,“孙中山作为广东人,又曾数次至粤东策划军事,对山川形势,自必研究;其同志部属,亦多粤东人士”,因此,孙中山了解紫金县紫金山的可能性,当远大于了解当时只见于冷僻古籍而几乎无人知晓的南京“紫金山”之名。
本报记者 周焕 特约记者 刘俊锋 叶战祥
更多信息详见河源民生论坛: 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39906&highlight=%CB%EF
上一篇:15岁以下儿童今年可免费补种乙肝疫苗 开学后将接种
下一篇:本报欢度15岁生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