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委员建言献策提案喜结硕果 去年政协委员优秀提案追踪

市政协主席陈志干等领导为政协河源市五届三次会议优秀提案和表扬提案颁奖。本报记者胡青松摄

古民居保护受关注。

35处古民居纳入保护

提案号:20090022
标题:关于保护我市客家古民居的提案
提出人: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提案回顾

      客家古民居是我市客家文脉的物质载体。据市文物管理部门统计,全市纳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民居建筑共31 处。其中省级保护单位1 处,市级保护单位5 处,市文物管理部门公布受保护文物单位11 处,县级保护单位14处。但政府对古民居保护缺乏足够重视,群众的古民居保护意识淡薄,古民居损毁严重,古民居产权私有管理难到位。建议:摸清我市古民居的家底,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合理开发促进保护,同时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利于加强管理。

提案追踪

      去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中共河源市委河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客家古邑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建设客家古邑文化的主要措施和保障机制,并将35 处古民居纳入 2010-2012 年的保护规划中;拟订了《河源市古建筑保护暂行办法》;我市还积极开展文物普查工作,并申报了一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积极配合旅游开发推进古民居开发利用,发动社会多元筹资加大对古民居的保护投入。

483个项目落户园区

提案号:20090084
标题:关于实施“双转移战略”的提案
提出人:九三学社

提案回顾

      随着“双转移战略”的实施,我市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但是我市推进“双转移战略”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资金短缺,园区配套建设跟不上,二是园区产业集聚效应还不明显,三是劳动力素质较低,四是园区用地造成的失地农民的矛盾日益突显。建议抓好产业规划,大力推进“双转移战略”,催生产业集聚效应,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助推 “双转移战略”加快实施,以失地农民为突破口探索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提案追踪

      2009 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效益园区的目标,坚持科学规划,打造“宜工、宜商、宜居、宜创业”的产业新园。我市已经成为全省省级产业转移园最多的地级市。在破解资金瓶颈方面,两次争取省财政竞争性扶持资金共10 亿元,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和省财政及共建方等资金投入。目前,全市各转移园累计已投入建设资金39.07 亿元。至目前止,全市产业转移园累计已落户项目483 个(含意向项目),合同投资额621.64 亿元。积极抓好就业培训工作,寻找市场拓宽就业渠道,转移培训有序开展。2009 年1-11 月,全市转移劳动力7.2万人。

市区新筹建3所小学

提案号:20090118
标题:关于加强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提案
提出人:杨晓园

提案回顾

      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学位爆满,班级数及班额均严重超编。建议:尽快在市区河源大道以西、火车站一带兴建一所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今后也需按照城市人口增长情况规划、增建新学校;加强市区现有义务教育学校配套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提案追踪

      市政府把解决市区学位紧缺问题列入2009 年实施的“十件实事” 中。去年4 月28 日,市委、市政府经研究决定,在河源大道以西的金沟湾地段新建源城区金沟湾小学。目前,该项目已正式启动,预计今年秋可竣工招生。同时,市区近期还拟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位于纬十二路南、新风路以西地段)、下园湖片区小学(位于文昌路东面),以满足新区建成后学生就近入学的需要。此外,去年,我市还继续抓好市区学校布点规划工作,理顺了市区教育管理体制。

扶持民营企业上市

提案号:20090059
标题:关于以资源优势扶植培育本土民营龙头企业的提案
提出人:古耀明

提案回顾

      民营企业在我市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存在着发展速度不够快,缺少名牌企业或拳头产品,与我市的万绿湖水、矿产、旅游等三大资源以及大项目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很难做大做强。建议:政府以民企协会为依托,制定我市民企发展的战略规划;吸收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加矿产资源开发;鼓励民营企业将自己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放入银行去抵押扩大再生产;培育一到几家上市企业等。

提案追踪

      据了解,过去的一年,我市在培育本土龙头企业方面,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我市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市经贸局积极引导东源富马硬质合金、紫金宝山矿业、连平珠江矿业等一批符合条件的本土企业加快上市融资步伐;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积极编制我市现代产业体系技术创新滚动计划,开展了政银企合作专项资金项目工作,为我市59 个中小企业共争取省财政扶持资金 3108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过五千

提案号:20090059
标题:关于进一步扶持“三农”,增加农民收入的提案
提出人:民革河源市委员会

提案回顾

      我市农村存在城镇化建设滞后,农民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教育和医疗负担沉重,农民养老没有保障等问题。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候了。建议开拓农村市场,为农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和贷款方便,加大政策和技术扶助力度, 加大农村教育和医疗投入。

提案追踪

      2009 年,我市积极施惠于民,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种粮补贴、生态公益林补偿以及减免义务教育学杂费等约3.8 亿元。积极落实“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工作要求,实行扶贫开发工作问责制,一批农村贫困家庭子弟得到免费短期培训和升学。全市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9 家,产业化带动农户16.8 万户(新增 1.5 万户),户均增收2500 元。1-11 月,全市共培训农村劳动力45028 人。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建有卫生站,6.42 万户20.87 万人纳入低保。预计全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 5012元,比增6%。

环保实施问责制

提案号:20090078
标题:关于加强封山育林管理推进林业生态市建设的提案
提出人: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

提案回顾

      我市林业工作尚存在砍伐林木情况严重和森林火灾严重等突出问题。建议:对全市山林实行封山管理;加快林业体制改革步伐;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加大林业建设资金投入。

提案追踪

      在经过多次调研后,去年10 月份,市委、市政府颁发了《关于实施封山育林推进林业生态市的意见》,提出力争用5 年时间,通过落实“封、育、管、造”等措施,到2014 年全市全封面积达到1000 万亩以上,一、二类生态公益林比例提高到80%,封育区植被明显增加,林分质量显著提高,逐步建立起结构稳定、功能强大、效益明显的森林植被体系。此外,我市还加强了对林政资源管理、森林防火管理、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林业体制配套改革等工作的力度。本报记者蒋安春张安定

优秀提案受表彰

      本报讯(记者 张安定 蒋安春)在政协河源市五届四次会议开幕式上,五届三次会议以来的7 件优秀提案和10件表扬提案受到大会表彰。据悉,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提出提案132 件。其中所提意见和建议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共有48 件,正在研究处理或列入计划解决的共74 件,未能解决的共10 件。通过委员反馈的情况看,表示满意的有113 件, 表示基本满意的有 19件。经过评选,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提出的《关于保护我市客家古民居的提案》等7 件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赖弥平等委员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市公共交通事业,积极构建河源和谐交通环境的提案》等 10 件提案被评为表扬提案,分别受到表彰奖励。

 






上一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昨日参观我市民生工程和重点工程
下一篇:回眸过去取得成绩豪情满怀 展望河源未来大家信心百倍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