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户住困户昨喜迁廉租房
核心提示:
昨日上午,家住市区火车站站前街火车站小区的陈其昌特别高兴:“我一家人多年来一直希望有一套干净明亮的新房子,今天,这一愿望终于实现了。”
昨天,和陈其昌一家一样开心的住户在火车站小区还有32 户,他们当天一同搬进了政府建设的廉租房。而在全市范围内,2009 年新增503 套廉租住房,居民将陆续入住。
有了学习的地方
68 岁的陈其昌是市汽车总站的一名退休职工,家里老伴无退休金,儿子、儿媳无固定职业,每月人均收入不到300 元。多年来,陈其昌一家7 口人住在市区大桥路一间小房子里,生活过得很辛苦。更令陈其昌烦恼的是,孙子、孙女长大后一直都没有单独的房间用于学习。
“告诉孙女我们分到房子后,孙女的第一句话是,爷爷,我终于有了学习的地方了。”站在廉租房楼下,仰望楼上的陈其昌,其脸上的微笑一直没停过。顺着他的视线,“忆昨日冬寒萧瑟无栖处,喜今朝党恩浩荡筑新巢”的条幅正迎风招展。
水上人家今着陆
对于52 岁的邓财生来说,昨天是个好日子,“有个栖身的窝”已不再是梦想。
邓财生是一位在船上出生的老渔民,为水运公司开过船,下岗后给私人老板采过河砂。禁采河砂后,邓财生一家上岸,在紫金桥头搭了一间木板房居住。
“后来木板房被拆了,我们一家4 口人只好租了一间两居室的房子居住。虽然下雨天不再漏雨,但每月房租要350 元。”邓财生说,他与妻子如今在市场摆了一个小摊位卖菜,两个子女给人打工,每人每月也只有五六百元的收入, 350 元的房租对他们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
邓财生不是没有想过花上很少的价钱,住进窗明几净的新房,但这更多像幻想,即使是在试探着提交了廉租住房申请之后。“真的没有想到会变成现实。50 平方米的两居室,有厨房阳台,每月只要50 元的房租。”说话间,邓财生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
租金用作维护金
同是两居室的住房,一间每月租金350 元,另一间只需50 元,邓财生遭遇的变化只是我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建立的一个剪影。
“廉租房的对象,是河源市户口,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足300 元,人均住房面积不到10 平方米的低收入群体。”市解困办主任钟军说。
昨日交付的火车站小区廉租房共33 套,每套面积为50 平方米,月租金每平方米1 元。“对收取上来的租金将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廉租房公共部位的日常维护。”市解困办相关负责人说。除了火车站小区的33 套廉租房,市区还在金沟湾、金鼎小区建设了72 套廉租住房。而在全市范围内,2009 年总共完成了503 套廉租房建设任务,住户将陆续入住。
据了解,市政府今年继续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列入十件实事之一,计划新增廉租住房305套。
市长交付房钥匙
市长刘小华,副市长潘安,市政协副主席李扬达出席了昨天的廉租房入住仪式,刘小华给入住居民送上了新房钥匙。刘小华说,廉租房建设是一项以人为本、关爱民生的德政工程,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廉租房建设,把廉租房作为惠民工程和十件实事之一。去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仍积极克服建设资金紧张等困难,千方百计推进廉租房建设,完成了全市503 套廉租房建设任务。
刘小华指出,明年,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继续建设一批廉租房,让更多的城镇住房困难户住上新房。刘小华强调,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动态的管理机制,切实做好廉租房的申请、审核、管理等各项工作,真正把廉租房优先配置给急需救助的住房特困户,最大限度地发挥廉租房的保障功能。
入住仪式结束后,刘小华步入廉租房住户家,向住户们送上了慰问金,并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他们乔迁新居表示祝贺。本报记者 叶能军
更多信息详见河源民生论坛: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42622&extra=page%3D1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