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我市6年后将建起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和终生教育体系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在参加“宣教文卫”组讨论,并认真听取与会人员意见和建议。本报记者胡青松摄

      本报讯 用6 年时间在我市初步建起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特色鲜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和终生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均衡化与公平,确保2016 年进入广东省教育强市行列。昨日,市委五届八次会议就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工作作出部署,六方面内容成为今后我市教育工作的重点。

      据了解,这六个重点突出的工作有:学前教育要以建设镇级中心幼儿园为重点,充分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辐射功能,带动全市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学前教育毛入学率逐年提高。以规范化学校建设为突破口,完善办学条件,推进学校均衡发展,提升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以内涵发展为重点,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以建设国家级重点职(技)校为抓手,推动全市中职学校上等级、创品牌、显特色,更好地为“双转移”服务。加大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全面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城乡教育联动发展,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校长和教师队伍素质。

      近年来,我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出“后发河源,先发教育”和“学梅州,找差距,兴教育”,高强度的投入,促进了全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据了解,我市目前已创建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3 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技工)3 所、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128 所,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今年有望达到85%,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人数的比例今年将提高到5∶ 5;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在全省率先实现“两相当”。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建设广东省教育强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建时间表

      根据部署,我市将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对创建工作进行科学规划:源城区、连平县将在2013 年完成教育强县(区)创建任务,东源县、和平县将在2014 年完成创建省教育强县任务,龙川县、紫金县力争在2015 年完成创建省教育强县任务,全市将在2015 年下半年申报省教育强市评估验收。

奖惩措施

      据了解,我市将对提前一年以上完成创建任务并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教育强县(区)验收考核的单位,各奖励100 万元、1000 万元;对如期按市县创建教育强市规划完成创建教育强市任务,并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教育强县(区)验收考核的单位,各奖励60 万元、500 万元;对在全市通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后两年内,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教育强县(区)验收考核的单位,各奖励 30万元、300万元。

      对未完成相应创建任务的,市委、市政府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创建工作将列入县区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各级领导干部,优先提拔使用。

刘小华:

巩固普高成果注重教育质量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小华在宣教文卫组讨论时指出,创建教育强市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巩固“普高”成果,要继续大力发展中职、中专教育,这既是完成“普高”目标的需要,也是通过就业促进脱贫的需要,今年我市的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有望达到85%,有望提前一年实现目标,这为创建教育强市打下坚实基础,要巩固这一成果,同时也要重视各阶段教育的辍学情况。二是继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发展。三是注重提高全市教育的质量。四要提升办学层次,引进高校合作办学,实现我市本科教育零的突破。

苏晖:

学前教育是亮点教育内涵是关键

      市委、市政府关于教育强市的创建中提出,逐年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到2016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对此,市教育局局长苏晖表示,学前教育当前是各地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学前教育列入未来6年教育发展中,是十分及时和必须的。

      苏晖介绍,由于我市城乡发展十分不平衡,许多偏远山区,农村的孩子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导致目前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只有60%左右,而长期以来学前教育政府投入不足,主要靠市场运作,农村小孩很难得到相应教育,未来 6 年,各级教育部门将积极投入,每个乡镇要建设1所示范性中心幼儿园,通过示范带动各地学前教育发展作用,带动毛入学率的提高。

      苏晖透露,创建教育强市将 “一县一策”、“一镇一策”,针对各地具体情况实施,在此过程中要注重硬件软件环境的同时提升,硬件方面的改善通过持续投入可以解决,但抓教育不光是立杆见影的事情,教育内涵和教育质量达到强市的标准是关键。

教育强市部分目标

梁伟光:

办好教育报刊营造良好氛围

      创建工作要求,各级新闻媒体要切实加大创建教育强市工作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创建教育强市的重大意义、工作经验和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河源晚报社总编辑梁伟光提出,继续发挥本地报纸刊物教育版块的宣传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梁伟光说,新闻媒体本身就有传播先进文化、教育大众的功能,河源晚报社利用自身资源,参与教育发展,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创办于1997 年的河源晚报教育版,长期以来关注河源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级的好评。同时,河源晚报社正策划与市教育局一起,开创性地创办一本关注河源教育发展的刊物,将努力加大创建教育强市的宣传力度,希望对促进河源教育的持久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市委书记陈建华听完发言后表示,自己当年在从化创办的一份刊物,至今仍发挥巨大的作用,如果办刊物,他将建议市政府拨出10 万元启动资金,希望晚报社能将此事办好,为促进创建教育强市出力。

本版组稿 张安定

     在昨天上午的分组讨论中,与会人员紧紧围绕全会工作报告和《建设文化河源规划纲要》、全会《决议》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气氛十分热烈。本报记者 胡青松 摄

数字播报:

高中优质学位过6成9成幼儿受学前教育

      未来6 年,我市教育工作将力争达到50%以上的镇成为省教育强镇,70%的县区成为省教育强县(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省定标准。具体的目标还有:

      1,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高中阶段优质学位60%以上;

      2,每个乡镇要建设1 所示范性中心幼儿园,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90%以上,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3,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9.9%;

      4,积极发展特殊教育,每个县区建设1 所特殊教育学校,“三残” 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7%以上;

      5,每个县要建设好1 所中等职业学校,做强做大市直现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6,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校均规模3000 人以上,有1 所以上国家级技工学校,5 所以上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7,积极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8%以上。






上一篇:创建教育强市 建设文化河源
下一篇:近十家企业进入科技孵化器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成我市科技创业和科研人员相对集中园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