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六年努力结硕果 蓝天碧水映槎城

亲水步道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极佳的亲水、赏水、休闲场所。本报 记者 谭兴孚 摄

俯瞰市区全貌,在蓝色天空的映衬下,分外靓丽。本报记者 胡青松 摄

编者按

    经过6 年多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下称创卫),我市创卫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创卫改变了城市面貌,完善了城市功能,健全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提高了市民素质,提升了城市品位……一句话,创卫改变了河源。

    昨日,国家爱卫办开始对我市创卫工作进行技术评估,在喜迎“国检” 之际,本报今日推出《创卫改变河源专题报道》,集中回放创卫成效、展示创卫风采,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2004 年,市第四次党代会审时度势作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大决策,从而吹响了我市创卫的号角。回首6 年创卫历程,我市按照“打好基础,稳步推进,党政共建,全民参与” 的要求,优化城市规划,加快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市容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自 2008 年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以来,市区环境综合整治强度越来越大,执法监管力度越来越强,保洁质量越来越高,市区道路、市场、环卫、园林等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

    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投入近3000 万元完善环卫设施,生活垃圾统一纳入市区收集运输处理,做到日产日清,清运率达 100%。生活污水统一纳入市级污水处理厂处理。

    环境保护持续良好。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100 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比例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烟控区覆盖率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

    食品餐饮行业实现规范管理。对市区食品领域的小作坊、小摊点、小商店、小食店、小手工屠宰场等进行集中整治,积极组织发动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培训工作,加强机关、学校等单位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的管理。

    规范管理农贸市场,加强对现有农贸市场脏、乱、差的整治。通过整治,城区农贸市场管理不断规范,经营食品的摊位“三证”齐全,“四害”密度达标,“三鸟”销售设立相对独立的区域,蔬菜残留农药检测等各种卫生、防疫制度健全。

    传染病防治效果明显。市政府加大投入兴建了市疾控大楼,各级医疗机构设有负责传染病管理的独立部门。市区建立了预防接种示范门诊,健全了安全注射制度,安全注射率达到100%。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长抓不懈。在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药物治理为辅的综合防制措施,做到人员、经费、任务三落实。市区先后于1994 年实现了灭鼠达标,1997 年实现灭蝇达标,2008 年实现灭蚊达标,蟑螂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3 倍以内。城区未发生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暴发流行。

    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开展。1997 年设立河源市健康教育所,全市各类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医院、社区扎实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2009 年,我市创卫工作顺利通过了省爱卫会的暗访、调研和考核鉴定,2010 年6 月通过了国家爱卫会的暗访。今天,我们再次回眸6 年创卫,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和翔实的数字盘点创卫成果。

全民齐参与共创卫生城

我市创卫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

    “创卫让我们的家园更干净更卫生,更加漂亮好看。”说起创卫带给市民的感受,家住市区广晟花园、今年 70 岁的李伯竖起了大拇指。记者看到,小区内干净整洁,果皮箱摆放整齐,就连健身设施也保养到位。李伯是2005 年住进广晟花园小区的,他说虽然小区的卫生条件一直不错,但有些居民不注意细节,随手乱丢果皮纸屑、不按时在规定地点丢放垃圾的现象屡禁不止。但自从创卫活动开展以来,居民的卫生意识大大提高。李伯还介绍说,有关部门在小区内安装了数十个毒鼠屋,给小区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居住环境。

    广晟花园小区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管理处很支持创卫工作,除搞好小区卫生外,还加大了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卫生意识,现在乱扔垃圾、乱停放现象几乎没有了。据悉,市、区创卫办与相关部门联合行动,按标准创建广晟示范小区。同时,在创卫期间对市区200 多个物业小区和开放式居民小区进行了整治,进一步规范小区管理,一举改变了居民小区过去卫生脏、乱现象。

    创卫给我们带来的变化不仅于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创卫,有市民自觉上街义务铲除“牛皮癣”,小区里有义务卫生巡逻队,街上有创卫志愿者……这种力量聚在一起形成合力,营造了一个良好氛围,有了这种力量,创卫就有了底气。

    吕泽雄,市区一公司的电工师傅。在创卫活动中,他一直默默参与其中,尽一己之力。吕泽雄说,创卫是居住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位市民的事情,创卫改善的是大家的居住环境,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都是创卫主人翁。而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个人行动能带动更多热心市民一起为创卫出力,共同营造一个整洁的城市环境。

    9 月29 日,在团市委、市志愿者联合会的大力倡导下,以吕泽雄的名字命名的“吕泽雄创卫创模志愿服务队”成立。这也如吕泽雄所愿:他真的带动了整个服务队,大家齐动手,一起深入到市区的大街小巷,清理牛皮癣和卫生死角,为创卫作贡献。

    “河源是我们的家”。今天的河源,不仅有吕泽雄这样的热心市民参与创卫,还有更多的河源人理解创卫、支持创卫、参与创卫,发挥着创卫主人翁作用。可以想见,有了广大市民的努力,“全国卫生城市”的桂冠离河源不远了。

链接

    “河源名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城市”、 “港澳及海外华人心目中最适宜居住、旅游和创业的城市”、“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佳范例”城市、城市综合增长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一位、中国最有魅力城市200 强第14 名、“全国双拥模范城”、“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园林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节能减排20 佳城市”、 “中国绿色十佳城市”。

 

    数说创卫

    1、投入5.4 亿元,新建、改造和完善了一批城市道路;投资总额超过22 亿元的5 条市政道路也将于今年10 月底全面竣工通车。

    2、投入资金140 万元,完善了市区17 条道路无障碍设施,安装了盲道,设置了轮椅坡道。

    3、投入160 万元,在市区主次干道、公共场所、内街小巷、居民区和城中村等处安装7000个环保型果皮箱。

    4、市区建成区拥有公厕110 座,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厕4 座,90%的公厕达到了国家二类以上标准。

    5、群众对全市卫生状况满意率为94.3%。

    6、投入800 多万元对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小街小巷道路进行了维修、对明沟半明沟进行覆盖、对下水道进行清疏。

    7、开展“清洁河源百日大行动”活动,清除了市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背街小巷历史遗留垃圾1.1万吨。

    记者感言

    保持碧水蓝天、景色秀丽,城市卫生环境是一项不折不扣的硬性指标,而保障城市卫生的前提就是要有完善的环境设施。为使万绿河源更靓丽,市委市政府在财力并不雄厚的时候拿出大笔资金投入环境设施建设,足见创卫决心之大。

    农贸市场是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升级改造农贸市场,不仅百姓拍手称好,城市品位也得到提升。目前,我市经过改造的农贸市场,达到了“管理规范、销售方便、购买方便”的目标,办了一件群众满意的实事,进一步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要彻底解决城中村以及城乡结合部的问题并不容易,我们把这项工作列为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建立和健全市领导班子和市直单位挂钩村(居)级创卫工作的网格化管理制度,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周五进行市区含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大街小巷的卫生大扫除,这一系列的措施都确保了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达到市区其他地方的水平。

本版组稿 谢素德

 






上一篇: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四次会议建议实行免费婚检
下一篇:昔日洒汗水今日春满园 我市各界致力于创卫带来城市美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