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依托四大优势助力经济崛起为“十二五”开好局
一个地区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关键在于对自身优势的认识把握,并充分发挥。东源的区位、资源、生态和产业优势怎样转变成东源经济与生态实现率先崛起的“法宝”?“十二五”期间,东源还有怎样的谋划?6 月24 日,东源县委书记成伟明与县发改局局长邱如东接受了我市媒体的采访。
依托四大优势 助力经济崛起
根据相关规划,到2015 年,东源全县生产总值将达到100 亿元,这意味着五年后,东源将跻身“百亿 GDP俱乐部”,是什么给了东源经济增长的底气?成伟明说,是东源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以及依托资源优势形成的产业优势。
东源是珠三角连接内陆的必经之地,已融入了珠三角2 小时经济圈,是珠三角地区辐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另外,她毗邻市区,市区城市化发展将直接带动其发展。这是东源的区位优势。东源的第二、三个优势是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除了丰富的森林和水资源外,境内还有石灰石、瓷土、莹石、稀土、花岗石等10 种32 类矿产资源。“十一五”期间,东源县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四新” 产业,先后引进了旗滨超白光伏玻璃、南玻光伏封装材料、国电电力、罗曼蒂克等项目,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从而形成了东源的第四个优势——产业优势。
这四大优势,成了东源经济规划布局的依据。依托四大优势,东源县将全县划分为生态发展区(新港、双江、半江等六镇)、工业开发区(仙塘等八个镇)和资源经济区(康禾、骆湖等镇)三个主体功能区,走了一条适合东源发展的生态文明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的道路。
三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及发展思路,将确保东源走生态文明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的道路。成伟明说,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在税收方面,是在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只要东源目前已签约的项目都能投产,东源到“十二五”期末就能实现“全县生产总值100 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200亿以上,本级财政收入7亿元以上”的预期目标。
围绕发展解放思想 发挥优势抢抓机遇
能否将四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成伟明认为,关键还要看党委政府能否抢抓机遇、团结协调、解放思想。因此,“十二五”期间,东源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千方百计把经济蛋糕做大做强。
“解放思想”这四个字听起来似乎有些空泛,但在成伟明这里,它们却有着十分具体的含义。“我去年初,曾经到增城、从化学习,参加专门培训,我们学习的目的就在于找出差距,差距在哪里?我感觉我们与增城、从化最大的差距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什么才是解放思想,能够把大项目、好项目引得进、稳得住、发展好就是解放思想。”
实现“十二五”目标 还是要先打好基础
作为县域经济的楷模,东源正以饱满的姿态为“十二五”开局。谈到开局,成伟明自称压力很大、责任很大,可以概括为“任重而道远”。“我们这几届党委政府都还是打基础,下一届党委政府仍是打基础。”他说。
为起好步、开好局,今年,东源将继续紧紧围绕“一湖二园三区四路五大项目”的发展思路,提升万绿湖生态旅游发展水平,建设好产业转移园、东江教育科技园,推进工业开发区、资源经济区、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快东环路东源段、新河大道、越王大道东源段、大环市路东源段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旗滨超白光伏玻璃、南玻光伏封装材料、东江源温泉、康泉18 国际生态旅游城等五个大项目建设,力争在山区县中实现率先崛起,建设文明富裕幸福新东源。
本报记者 黄晓晴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