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千年古邑红色河源》舞台设计成“山体”观者敬畏

     本报讯(记者 蒋安春)前日上午,市体育馆内,工作人员把一簇簇青翠的竹子“种”在舞台上,竹林映衬下,是一个由多重“山体”组合的开阔舞台。今晚,400 多名演员将在这个舞台上演绎红色河源的大型歌舞史诗。

      “我们的舞台,就在‘山’上。” 《千年古邑·红色河源》的舞美设计梁溪清说,当年,无数革命先辈战斗在河源的崇山密林中,那么,要有一个大的空间来包容、展示这段红色岁月,最好的载体自然也是 “山”。在舞美设计之前,梁溪清曾随编创人员到我市采风,对于他而言,这是一次心灵接受洗礼的红色之旅。“河源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这块土地上走出了很多革命精英,他们的事迹需要人们去记住。” 梁溪清说,这次采风,让他对河源的山水产生了一种敬畏感,“先烈们能够扎根在这里创建根据地,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这里的山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天然的保护屏障,使革命的星火得以燎原。”

      为了表现对这片山的敬畏,梁溪清把整个舞台设计成一个开阔的、多层次的“山体”。这样一来, “山”就有了高低起伏感,有了“威势”,让观者产生敬畏。“甚至演员在和‘山’进行对比时,都会给观众一种渺小的感觉。”梁溪清说。

      在他的设想中,这些“山”并不是简单地把大自然中的山“搬”过来,而是有语言的,也是一种信息的载体,“比如在表现血田惨案时,山体中会忽然跳出一群人,他们在呜咽,在声嘶力竭地呐喊,给观众以强烈地震撼。”

      如果俯视看,整个“山体”又像是一条蜿蜒的路。梁溪清解释说,这象征着革命的道路是蜿蜒曲折的,而演员也能够通过不同层次的斜坡、平面、高空的演区,向观众展示一个立体的舞台空间。为了让观众的情感能与历史

     共鸣,梁溪清在舞美设计中有很多匠心独运的地方。

      在舞台中间设置了一个巨型的旋转舞台,它的作用,就是在一些场景中营造出类似电影蒙太奇的效果。比如在血田惨案这一幕中,当机枪哒哒哒响起时,演员们纷纷倒了下去,这时舞台开始慢慢旋转,观众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到演员们在舞台上静止的不同姿态,就像是围绕着他们在行走,有一种身临其境感,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上一篇:“国华”成功并网发电 节能减排效果理想
下一篇:投资信心充足 “百家民企进河源”成功签约300余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