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信心充足 “百家民企进河源”成功签约300余亿
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现场。本报记者 胡青松 摄
本报讯(记者 谢素德)昨日, “百家民企进河源”投资环境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万绿湖东方国际酒店隆重举行。推介会共有 68 个项目成功签约,投资总额达 307.16 亿元,这标志着我市将掀起新一轮的投资建设热潮。
市委书记陈建华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辞欢迎。陈建华说,我市历来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一项“基本市策”,对民营企业坚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始终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摆在全局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目前,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河源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陈建华指出,河源有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有丰富优质的自然资源,有不断夯实的产业基础,有持续增强的科教实力,将是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理想乐园。他强调,河源将坚决落实民营经济“国民待遇”,坚决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切实打造“五星级”服务的投资创业环境。同时也将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向新型工业化领域拓展,参与新电子、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链分工,参与矿产资源开发,参与现代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河源热诚欢迎各位企业家前来投资兴业,携手合作、共谋双赢,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市长彭建文在介绍我市投资发展环境时说,河源是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的“发展旺地”,民风好、区位好、成长好;河源是商机无限、潜力巨大的“投资洼地”,有高水平的工业园区、高层次的生产配套、高效益的政府服务;河源是风景秀丽、宜居宜游的“生态福地”,自然环境一流、生活设施一流、旅游资源一流,我们期待更多有理想、有眼光、有实力的企业家们看好河源、投资河源。
新闻助读
签约项目“宽、广、大、好” 建成可实现年产值350亿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张志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昨日签约的这批项目呈现出“宽、广、大、好” 四大特点,68 个签约项目全部履约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350 亿元,利税30 亿元以上,将进一步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四新”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促进我市经济、生态、文化“三大崛起”。
张志纯介绍,“宽”即项目领域宽,涉及工业、农业、旅游、商贸、房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其中工业项目33 个、总金额112.6 亿元;“广” 即项目来源广,参会人数多,其中 80%都是省内外知名民企投资项目,一改我市过去外来投资民营项目仅局限于珠三角地区的局面; “大”即项目规模大,上台签约的 45 个项目中,有28 个项目投资金额在1 亿元以上,约占上台签约项目总数的2/3;“好”即项目质量好,有40%的项目都是我市鼓励引进和大力发展的“四新”产业项目。
签约企业纷纷表示 投资河源信心充足
“河源是广东省的后花园,山清水秀,在这里投资,人的心情都很好。”昨日,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本超道出了大多数投资商的心声,他们表示,河源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后发优势让他们对企业发展信心十足。
据悉,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此次到河源将投资3 亿元建设河源格林美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彭本超介绍, “城市矿产”是指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工业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城市建筑废弃物,包括可循环利用的废钢铁、有色金属、旧机电设备、建筑砖渣土方、塑料、橡胶、粉煤灰等相关资源,在和平福和产业转移园投资的项目,就是搞循环经济产业园,把城市矿产资源利用起来,变废为宝,将建成格林美在广东地区的电子废弃物分类拆解处理与城市矿产资源化中心。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