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四大项目聚集助推河源产业“核变”

广东汉能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在紧张调试各项技术指标,为明天投产做足准备。

 

广东汉能引领全球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

世界最大的制造商在河源

     广东汉能光伏有限公司是汉能控股集团于2009 年在我市高新区总投资210 亿元人民币,规划用地66 万平方米,年产1000MW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和研发基地。

      广东汉能将要投产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是非晶-微晶薄膜叠层电池技术,比多晶硅、单晶硅先进,并融合第一代太阳能薄膜电池技术,兼具两代技术的优点,成本大大低于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具有原材料丰富、平均发电量高、弱光响应好、适合光伏建筑一体化等诸多优点,即使是在室内和阴天,非晶-微晶硅叠层太阳能薄膜电池都照样能发电。太阳能玻璃进入洁净生产车间,经过玻璃投料、磨边清洗、激光等离子化学电击、辐射反压等工序后,就完成了核心的多层镀膜,成为了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

      据介绍,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能达到8%,其发电成本就与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相当,而汉能生产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超过10%,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全部投产后,汉能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薄膜太阳能电池产品制造商,也将成为全球技术最领先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基地,可年产1000 兆瓦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产值100 亿元,整个园区将形成上百亿元的产值,税收超过10 亿元,最重要的是将带动上下游相关联产业发展,这将远远超过汉能自身的产值。

      目前,首期产能为年产550 兆瓦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安装已经完成。11 月8 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线调试成功,调试产出的太阳能电池的转化率稳定,而且超过预期目标。11 月19 日,正式投产的第一片太阳能电池板将走下生产线,一期项目年产值可达60 亿元。明年3 月,第二条由瑞士进口的生产线将投产,两条生产线的产能达到0.55GW(550 兆瓦)。未来,广东汉能的产能将达到2GW(2000 兆瓦),占到全国的1/2。

中兴通讯建设工地一派繁忙景象。 

 

中兴通讯河源基地定位全球制造中心

 打造新电子“航母”

     中兴通讯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通过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提供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让全世界用户享有语音、数据、多媒体、无线宽带等全方位沟通。2010 年7 月,中兴通讯(河源)生产研发培训基地正式落户河源,并将建成中兴通讯全球最大生产基地之一。

      将于19 日奠基的中兴通讯河源基地占地 200 万平方米,是该公司大批量生产的主要生产物流基地,主要承担公司手机产品、有线产品、无线产品等移动通讯系统及其软件的生产,是集生产、研发及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生产基地。全新设计的物流配送系统、大幅提升的自动化水平、管理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创新理念的绿色环保设计、全方位的人文关怀设计都是该基地的亮点。

      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中兴通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整体布局与规划最完备,环境最好的综合性基地,亦将成为河源地区标志性的龙头企业,可满足中兴通讯未来10年的发展需求。据介绍,中兴通讯河源基地在设计之初就定位为新模式、大规划、高标准、全流程的全球制造中心。同时,中兴通讯也希望以河源基地建设为契机,整合集团现有生产物流配送体系,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有效减少原材料和在制品库存,建设一体化生产物流管理体系,降低物流总体成本。预计在基地建成后公司单位面积发货额提升50%以上,人均产出效率提升20%以上,物流整体效率提升30%以上。整个项目预计投资约100 亿元,建设厂房面积达120 万平方米,建成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达到千亿元以上,每年为地方政府贡献10 亿元以上利税。同时中兴通讯在河源生产基地需求4 万多名制造员工,还将吸纳外包服务型大专以上人才数千名,将给河源当地的大中专学生带来就业机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数十台挖掘机和运输机,正在加速为中兴通讯河源基地建设项目进行土地平整。首期工程预计在2013年6月投产。

巴登城鸟瞰图。 

东江·巴登城打造现代服务产业创新示范

将实现三方“共赢”

      东江·巴登城(DD 庄园)于2010 年12 月正式落户河源,是深圳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发改委推荐的广东省“双转移”重点示范项目。项目选址在源城区高埔岗和埔前镇周边的丘陵山区,紧邻粤赣高速,距市区15 公里,占山地面积4.6 平方公里,由深圳联合金融集团、DD集团、云南城投集团斥资45亿元建设。

      项目以“客家文化+生物农业+服务外包+ 健康度假”为理念打造现代服务产业创新示范,包括3 庄园、2 小镇、2 公园、2 农场、4 酒店、4 学院、4 基地等60 余项亮点产品。拟建20 公里体验绿道,18 公顷候鸟湿地,2 平方公里自然生态林,打造中国生物圈示范工程。前期主要规划建设客家温泉小镇,以展示客家人薪火相传的变迁为核心,以独特山水环境、地域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客家文化、土楼文化、温泉文化、佛教文化、演艺文化等多元文化为内涵,构筑独具特色的客家土楼温泉小镇,打造集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生态旅游文化。

      东江·巴登城的建设填补了我市无高档次旅游度假产品的空白,有利于产品优化升级,同时,该项目的建设及其后来的旅游休闲活动的运作过程,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周边地区带来直接社会经济效益,实现政府、企业及社会三方“共赢”。

      据介绍,项目开发遵循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分三期、五年规划建设,首期投资20 亿元。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预计在15 年期间将实现税收约63 亿元,解决就业岗位约3000-5000 个,带动相关产业经济 1:7 的放大效应。

      目前,东江·巴登城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已基本确定,项目土地报批、环评立项等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将于本月19 日正式动工建设。预计2013 年下半年项目一期对外试营业。

东江商贸物流城效果图。 

东江商贸物流城将吸引万余中小企业进驻

可提供5万个创业机会

     东江商贸物流城是华南城集团在我市紫金县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规划占地约1 平方公里,总投资约40 亿元。项目将充分依托河源连接珠三角地区和粤东北、江西、华中地区的交通枢纽优势,计划建成集工业原材料、小商品及相关产品的展示交易、信息服务、商贸、物流配送、仓储、会展、物业管理以及金融结算等功能于一体的超大规模综合商贸物流平台。

      项目的开发建设将填补河源市工业原材料专业市场空白,并致力于为河源以及广大粤北地区的生产制造业建立基础性服务平台,提供一个良好的国际性商贸物流平台,构建现代物流服务基地,发展高端生产制造服务基地,缩小河源及粤北地区在生产制造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差距,提高河源及粤北地区参与区域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能力,提升河源及粤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力,加快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

      建成后的东江商贸物流城,将吸引约 8000-15000 家中小企业入驻,可提供5 万个创业机会,10 万人的就业机会,这将极大地缓和目前紫金及河源地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刺激当地消费和服务业的发展。

      考虑到进入项目的商户和企业中的家属和其他服务人员,项目完全建成后,将形成一个超过10 万人口的新兴经济卫星城。在项目完成四期建设后,预计年交易额将突破300 亿元,并在3 年内可以达到或超过400 亿元,税收贡献可达10亿元以上。

      项目分四期投资建设,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综合市场、商业配套及综合物流三大块,其中一期规划用地660 亩,计划投资10 亿元。目前,项目开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将于本月18日正式动工。

      本版文图 谢素德 胡青松 陈仕平






上一篇: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下一篇:“十二五”期间我市或将监测可入肺颗粒物保百姓健康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