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市或将监测可入肺颗粒物保百姓健康
本报讯(记者 高潮)你知道 PM2.5 吗?可入肺颗粒物!近日, PM2.5 频现各大媒体,一度成为热门词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作为空气质量监测的一项指标,国家环保局更是明确指出各地环保局可根据自身情况公布监测数据,那么我市该项指标监测情况如何?能否公布监测数据?昨日,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我市目前尚未对该指标进行监测,但已纳入“十二五”规划中,未来或进行监测。
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站长林小平表示,目前,河源尚未对 PM2.5 这一指标进行监测。她指出,目前,国家尚未明确将PM2.5 这一指标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广东省也只有珠三角个别城市能监测这一指标。此外,指标监测需要设备等投入支持,“河源暂时没有条件监测PM2.5 指标。”据林小平介绍,目前,市环保局只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 等指标进行监测,据市区3 个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显示,市区平均空气质量级别为“Ⅰ”,总体质量为“优”,“比珠三角空气质量明显要高一些”。但对PM2.5 指标监测已纳入“十二五”规划方案中,根据上级指示要求或将对该指标进行监测。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和公共监督的加强,环境监测指标也将日趋完善。
记者了解到,PM2.5 又称可入肺颗粒物,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其组成成分复杂,主要由汽车尾气排放产生,属一种混合型污染物,人体长期吸入后会带来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对肺部健康影响严重。此外, PM2.5 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影响,是形成阴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在欧盟国家,人类活动产生的PM2.5 造成人均期望寿命减少 8.6个月。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