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社会各界热切关注市第六次党代会欲为河源崛起添力

①代表们听完《报告》后,会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②龙川代表团几位女代表在会议间隙讨论何忠友代表五届市委所作的报告。

③代表们举手表决通过决议本报记者胡青松 摄 

     本报讯(记者 谢素德)中国共产党河源市第六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会议期间,会场内,党代表、列席人员在学习、领会党代会精神的同时,围绕着河源未来5 年发展的方方面面展开热烈讨论;会场外,各县区、部门工作者以及广大市民也在密切关注着本次盛会的相关报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不少市民群众通过报刊广电、网络等传统和新兴媒体,了解党代会的会议动态,讨论党代会的热点话题,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热烈祝贺党代会胜利召开。人们纷纷表示,河源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目标宏伟远大,前景催人奋进,今后一段时期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党代会的精神,抢抓新机遇,加快新发展,为建设幸福河源作出自己的贡献。

      网友“草原牧歌”感慨说,沧海横流,尽显英雄本色;摩云有志,力战河源崛起。让我们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不愧对时代的眷顾,不辜负人民的重托,汇入到科学发展的时代洪流中,投入到率先崛起的崭新使命中,创造出对得起人民、无愧于历史、经得起检验的业绩,为建设生态、富裕、文明、幸福的新河源而努力奋斗。

      会议期间,我市各民主党派和市工商联也发来贺信,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民革河源市总支部委员会、民盟河源市支部委员会、民建河源市总支部委员会、民进河源市总支部委员会、农工民主党河源市支部委员会、九三学社河源市总支部委员会和河源市工商联在贺信中说,市委始终重视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合作共事,充分发挥参政党职能,积极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政治环境日益宽松,民主气氛空前活跃,开创了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在全省山区率先崛起中迈出坚实步伐。贺信指出,河源市委在第六次党代会上提出,今后五年将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定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全力实施生态经济、宜居城乡、善治河源、文化河源 “四大战略”。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的明晰思路,全面具体、切实可行,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完全符合河源实际。贺信表示,全市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将一如既往地真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共河源市委肝胆相照、风雨同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加快我市经济、生态、文化三大崛起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建设幸福河源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大战略”绘“幸福河源”新篇

战略一  实施生态经济战略,做大做优经济“蛋糕” 

      报告点睛:发展生态经济,创造绿色财富;推进富县强镇,壮大县域经济;构建交通枢纽,改善发展条件;优化要素配置,强化发展支撑。

      解读:

      青山绿水是我市的最大宝库,那么,如何把这笔绿色财富转化成经济效益?

      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四新” 等生态工业。全力推进市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将其打造成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载体和主引擎;以重大项目为带动,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扶持一批骨干企业技改扩能、上市融资和合资合作;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建设“质量强市”。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打造国家级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广东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岭南生态休闲旅游名城。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形成若干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城市商圈,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以灯塔盆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打造广东重要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战略二  实施宜居城乡战略,打造景观优美之城

      报告点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面提高环境保护能力;创建省林业生态市,全面提升林业生态质量;创建省低碳示范城市,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全面改善城乡环境条件。

      解读:

      作为喧哗芜杂的广东最美的一块净土,河源两江缠绕,景色秀美,建设宜居城市有得天独厚的禀赋。报告指出,今后5 年,我市将以四个“创建”为抓手,打造宜居城乡和景观优美之城。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对今后我市城乡规划作出了布局:按照“东拓西优、南扩北连、中心提升”的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建设“两区九中心”,推动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在东江 “一江两岸”科学布局若干功能片区,规划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城市综合体和标志性建筑,打造新的城市中轴线。

战略三  实施善治河源战略,营造安定和谐家园

      报告点睛:大力保障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共享;推进平安河源建设,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创新基层管理模式,夯实社会管理基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解读:

      报告中有诸多篇幅涉及民生,民生情怀处处可见。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加强价格监管工作……其主旨在于强化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城乡就业保障、健康保障和奔康致富保障。报告特别提出,为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除充分发挥“两个信访大厅”和县、镇、村三级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平台作用,还要大力推进和创新网络问政。

战略四  实施文化河源战略,培育新一代河源人

      报告点睛:突出提高教育质量,全力创建教育强市;突出完善文化设施,致力建设文化河源;突出提升道德素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解读:

      如何培育新一代有理想、有品格、有文化的河源人?报告指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创建教育强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要深入挖掘“两地”文化,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积极扶持基层文化建设,繁荣文化艺术创作,加大力度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发展文化产业。

      要突出提升道德素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弘扬新时期河源人精神。

      党员干部要如何执政为民?报告指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全心全力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报告指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核心任务和基本职责,把更多精力花在增进群众感情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心关心群众疾苦,善于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做好群众工作。

      要把更多时间用到问计问需于民上,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充分发挥 “公仆信箱”、“公仆微博”等作用,完善和落实涉及民生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制度,建立健全民意调查和测评制度,在问政问计问需于民中增长政治智慧、增强执政本领。

      要把更多财力用在办好民生实事上,每年为群众办好一批实事,解决一批难事,坚决制止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让人民群众共享科学发展的成果。

      本报记者 蒋安春

记者手记

山区发展呼唤人才

     在党代会期间,记者听到最多的呼声就是“希望政府采取措施,让我们能留得住、引得进人才”。这些来自基层党代表的心声,反映了目前我市山区发展面临的最大桎梏:人才匮乏,流失严重。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实现我市“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更是山区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寄。

      在欠发达的贫困山区,因受自然条件、历史沿革和经济条件的诸多影响,要引进、留住高素质人才很难。以东源县船塘镇中心卫生院为例,该院今年自筹资金60 多万元,引进了全县第一台CR 设备,在硬件建设上可以说下足了“血本”,但全院130 多职工却无一个拥有高级职称的医生,具有中级职称的也只有6 人,不但如此,每年还会流失一些学历较高的医务人员。这种现象,在山区基层医疗机构已是长期、普遍存在。

      在教育、农工等领域,此类问题同样严重。有来自乡镇学校的党代表反映,经过几年的教育“创强”,各乡镇的教学环境、设施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几乎都没有高职称的教师,也很难吸引他们来教学”。

      可以说,“凤不来,雁难归,孔雀东南飞”——这已是欠发达地区普遍面临的人才困境。

      人才匮乏这一“短板”要如何补齐?作为山区市,这已是一个必须面对、亟待解决的难题。一些党代表建议,政府应在政策、资金上对乡镇引进人才给予倾斜。因为,经济不强导致人才难留,人才不聚困扰经济振兴。在财力等客观现实面前,这一恶性循环似乎牢不可破。

      记者认为,以下几个举措可供考虑。一是制定一个针对乡镇人才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为培育、选用、引流人才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给山区提供一个长期可用的人才资源库;二是出台激励政策,为愿到乡镇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好的物质保障,给予相应的行政奖励;三是建立开放灵活的流动机制,在人才使用上弱化官本位思想,做到“能则上”,人尽其才,并可采用换岗交流的方法,促进高素质人才“回流” 到乡镇。

      招揽人才,需要有“ 千金买马骨”的诚意,需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需要有“十八任书记接力造林”的坚持。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制定有效的人才“脱贫”政策,在宏观层面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开发使用机制和贫困地区人才帮扶机制。只有在人才上实现“脱贫”,贫困山区才能在经济上摘掉“穷帽子”,老百姓才能活得更有尊严。

     蒋安春

更多信息详见河源民生论坛:

1、http://bbs.hynews.org/thread-276922-1-1.html

2、http://bbs.hynews.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6954#lastpost






上一篇:党代会上各位代表围绕报告话发展决心真抓实干促和谐
下一篇:广东华怡集团昨日与中建一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