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无中文标签属“三无”产品
本报讯(见习记者 刘曦)随着市民消费水平不断上升,进口食品备受市民青睐。近日,市民欧小姐在老城一商业广场购买一进口糖果时发现,该糖果外包装上除保质日期为阿拉伯数字外,其余均为韩文。
记者来到该零食店发现,店里在售的进口零食里有部分食品没有贴上中文标签,外包装上全是外文,无法阅读了解食品信息,经由店员介绍后,方能了解产品的基本名称。记者拿着欧小姐所买的进口糖果询问店家为何没有中文标签时,店家回应道:“这都是韩国进口的,中文标签是自己贴的,我们没有时间贴。”然而,记者在市区几大超市调查发现,多数超市均开辟了进口食品专区,所有摆在货架上的进口食品都贴上了中文标签,商品名称、配料等信息齐全。超市工作人员表示,在售的进口食品均要贴上中文标签,只有贴了中文标签的才是正规渠道进货的。
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家《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的规定,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事先经过审核,取得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其标签必须为中文标签。市消委会主任蓝法明表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我国销售的进口食品须附有正式的中文标签,标注国外原产地和国内代理商,凡是没有中文标签进行销售的进口食品,均是从非正规渠道进货,可视为无合法来源的 “三无”产品。他同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时需认真查看是否有中文标签,QS、CIQ 标志等,并且还要仔细检查食品的保质期,以免买到不合格食品。
上一篇:市交通局将全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
下一篇:全国秘书技能大赛 河职院队获一等奖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