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拟出台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本报讯(记者 蒋安春)前日,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我市正在研究出台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和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其中,拟对每一辆公务用车进行“标示”管理并安装 GPS卫星定位系统,让公车私用问题裸露在公众监督的利眼下。
三招让公车“裸奔”
“公车私用”一直为大众关注,由此衍生的诸多问题也饱受各方批评。如何管住公车,杜绝私用?
市政协副主席、市财政局局长梁国华透露,我市拟采用广州等地的经验,实行“三招管理”:一是为每一辆公车都安装GPS,对每一辆车“走了多远、去了哪里”进行电子记录,这就破解了原先“不知谁在用车”、“不知车在哪里”等难题;二是为每一辆公车喷涂标示,如“河源市某某局公务用车”,一旦群众发现有人驾公车到外地景区旅游,就可以拍照、举报;三是单车核算,一个单位的公务用车要实行单独结算,每个季度向财政部门上报一次报表,这样一辆车走了多少里程、用了多少油都会清晰记录,堵塞了现有结算方式的漏洞。
“大家最担心的公车私用问题将裸露在监督的利眼下。”梁国华说,实行这些办法,开公车无异于 “裸奔”,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群众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我们还规定,所有公务用车,不管司机还是领导都不能开回家,要放在单位。”
公务接待一律用卡结算
除了解决公车滥用问题,市财政部门还计划对现有公车进行重新定编,并严格审批新购置车辆,控制车辆编制、标准,严禁超编或超标准购车。
除了公务用车,在公务接待上,市财政部门也有新政。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底前,全市市直部门将“一刀切”,共16 项公务接待支出必须使用公务卡消费和结算。
我市从2010 年开始试行公务卡结算制度,但效果并不理想,有卡不用或应付式使用成为常态。 “有些部门十几人只办了三、四张公务卡,而且从使用率上看,大多没有用公务卡结算。”梁国华说。
据了解,传统公务消费“现金支付、先开支后报账”的程序不仅不利于管理和监督,甚至发生财务报销环节出现凑票报销,多开、虚开报销发票的现象,一些单位还通过各种方式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账外账,规避监管。
公务卡通过支付信息的电子化,将有效保证每一笔财政支出都公开透明,被认为是从源头杜绝腐败的“利器”。梁国华说,公务卡消费处处“留痕”,点了什么菜、在哪住的店、酒店是何标准……每一笔消费都有据可查,有利于公务开支精细化、阳光化。
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底前,所有市直部门必须全部使用公务卡,明年开始在县区试点。梁国华说,一旦全面推广后,对于使用现金的部门,财政部门将不予结算,这将切实减少公务支出中的现金提取和使用,从制度层面规范接待经费的范围、标准。
公务用酒需是本地产
另据记者了解,市财政部门还将对公务接待的范围、标准进行严格规范,减少铺张浪费,厉行节约。梁国华说,今后所有公务接待用烟将全部取消,所有公务接待用酒一律拒绝洋酒,如果用酒,则只能使用地方酒,“我们准备选定三、四个本地产的白酒和黄酒品牌,这些酒质量好、价格便宜。”此外,在接待规格等方面也将制定严格的执行标准,不准超标、越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