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务局今年将做好六篇“水文章”
水利,事关民生福祉。“治水” 也是今年市政府工作的九个切入点之一。记者了解到,今年,市水务局将以“农田水利工程、治洪治涝保安工程、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三项民生水利为重点,积极做好“水安全、水环境、水利用、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六篇文章,促进我市由水资源大市向水利强市转变。
据市水务局局长古敏生介绍, “农田水利”、“治洪治涝保安”和 “村村通自来水”三项民生水利工程总投资89.82 亿元,从2011 年开始启动,力争三年明显见效、十年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要做好六篇“水文章”,前提是要加强水生态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古敏生说,水务部门将重点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强化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我市在全省率先拉开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序幕,黄村河、柏埔河、浰江、鹤市河、忠信河等5 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已全部动工建设,可在今年完成建设任务。”此外,我市还将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强化对各类取水、用水活动的指导和监管,严格取水许可审批。
另一个利好消息是,我市已经与省水利厅签订了《共同促进河源市水利改革发展合作备忘录》。全省只有清远、梅州、河源3 个地级市成功签订了备忘录。《合作备忘录》的签订,将使我市水利发展得到省水利厅的大力倾斜支持并实现跨越式发展。
古敏生说,《合作备忘录》明确了双方合作内容,也就是共同加快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做好新丰江及枫树坝水库水资源保护、着力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新机制、创新和完善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水利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到2020 年,我市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合作备忘录》的工作能落到实处,省水利厅和我市已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和资金投入机制。“省、市、县共同给力,确保水利资金投入,地方资金配套不足的地区要创新融资和建设模式。”古敏生说。
本报记者 蒋安春
上一篇:我市拟出台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下一篇:市民政局机关干部参与扶贫济困捐款活动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