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探索建立大病保障机制
本报讯(记者 蒋安春)记者从市医改办获悉,今年,我市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将探索建立大病保障机制。
为切实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贫的问题,我市将通过研究制定重特大疾病保障办法,积极探索利用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商业大病保险或建立补充保险等方式,有效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同时,将全面推开尿毒症、儿童白血病等8 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甲亢等12 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按照有关规定,从今年起,政府对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40 元,个人缴费标准相应提高,人均筹资达到300元左右。
同时,为提高保障水平,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 倍以上、当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 倍以上,且均不低于16 万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 8 倍以上,且不低于15 万元。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左右;逐步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之间的差距,门诊统筹支付比例进一步提高。此外,医疗救助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低保对象、五保户、低收入重病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60 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困难群体,政府将全额资助其参加居民医保或新农合。
据了解,改革医保支付制度也是今年医改的重点。我市将积极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逐步覆盖统筹区域内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并结合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对个人负担的控制办法;将符合条件的私人诊所等非公立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同时,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引导群众首诊到基层。
为方便群众就医,我市将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简化挂号、就诊、检查、收费、取药等医疗服务流程,积极推进区域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建设,普遍实行预约诊疗,开展“先诊疗、后结算”,缩短病人等候时间。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