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连续雨水天气令大片叶菜被泡烂 蔬菜价格普遍上涨

蔬菜被雨水冲刷后露出了根须,并开始腐烂。

      近段时间以来,受连续降雨影响,市区周边的临江、埔前等地的蔬菜种植基地,出现大片叶菜开始腐烂的现象。临江、埔前等地是市区蔬菜的主要供应地,受其影响,新市区各大市场上的叶菜成为稀有蔬菜,价格飙升到了近10 元每公斤,而其他蔬菜每公斤也普遍上涨两元左右。

      大片叶菜被泡烂

      前天,记者来到紫金县临江镇的兴仔记菜场看到,暴雨过后,菜地里的菜已奄奄一息,大片的菜心叶子开始腐烂,另一些被暴雨吹打过的苋菜也是东倒西歪地趴在地上。

      “当时,水漫过了大腿,新播种的菜心苗几乎都被雨水泡死了。”该菜场经理杨泽容指着不远处的一块菜地告诉记者,16 日的那场暴雨,地势相对低洼的菜地全部被淹没,直到第二天夜里,水位才慢慢退下来。退水后,杨泽容发现,上千亩的菜地,有三分之一被水泡了,播下的种子也全部被冲走了,长出了嫩牙的菜苗则直接被雨水泡死。平时一亩地能收成2000 多斤的菜心,这次全被雨水冲刷倒在了地里,已经开始腐烂。

      “为减少损失,只能请工人到菜地里抢收,把没腐烂的菜心一棵棵挑出来。”杨泽容说,目前平均每亩地估计最多只能收回400 斤,造成的损失超过百万元。“如果蔬菜也能上保险该多好。”杨泽容告诉记者,她去年咨询过几家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表示,目前只能给菜场内的固定资产办保险,菜地上的附着物没法投保。

     菜农已着手翻土重种

      与兴仔记菜场状况相似,在该镇梧峰村和埔前镇的一些蔬菜基地也未能幸免。在梧峰村种了3 年蔬菜的老王告诉记者,这里有来自广西、江西等地的菜农约50 多户,每户种菜3 到6 亩。“我一般都是白天打理菜地,半夜起来收菜,赶在天亮前拉到市区的中心市场,批发给菜贩。”老王望着全部烂在地里的小白菜,一脸无奈地说,这场雨,将让他至少半个月内无法与菜贩交易。正常情况下,这些小白菜再过两天就能上市。

      和老王相比,其他的菜农尽管也很无奈,但还是怀着乐观的心态,开始着手处理烂在地里的蔬菜。“这些菜叶子又烂又黄,是不会有人要的了。”菜农老覃告诉记者,本地菜场的蔬菜多为露天种植,按正常情况,菜场遭遇连续的雨水冲刷后, “本地菜”只能维持本地市场的5至 10天的正常供应。等到天晴时,才能重新翻土播种。而一些刚刚播下种子的菜地,受雨水冲刷,发芽率往往达不到一半,如果想要收成,通通都得挖出来重新种。

      市场难觅叶菜踪影

      昨日,记者走访市区兴源市场和一些大型超市发现,瓜果类要比叶菜类多得多,而在暴雨中受灾严重的菜心、芥菜、小白菜等品种,在市场内几乎很难找到。个别有在卖菜心、小白菜的摊档,价格都在近10 元每公斤。兴源市场一菜贩告诉记者,雨后都很难批发到菜心、小白菜,其他蔬菜的价格普遍上涨了两元左右每公斤。

      按照菜农掌握到的规律,连续的降雨将直接影响蔬菜长势和收成,如果接下来继续下雨,菜农将无法重新播种;如果紧接着气温过高,也不利于蔬菜生长。有菜农预计,市区蔬菜价格要回落到正常的价格,还需一段时间。

      在本地菜场产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为保证本地市场蔬菜的供应,一些菜贩会考虑从外地调运蔬菜,但只能保证市内一些大型酒楼、超市和部分菜市场的供应。而外地菜经过长途运输,会产生一定的损耗,当中这笔运输、人工和损耗等费用都会让蔬菜成本变高,从而导致菜价上涨。

      本报见习记者 陈伟新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天气 菜价


上一篇:防控H7N9 活禽市场将实施“一月一休市”制度
下一篇:新一轮暴雨或将再来袭 我市近期防汛形势依然严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