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曝光占用河道违法行为受重视 违章建筑将被清除
本报讯(记者 吴志坚)上周,本报以《严查占用河道违法行为》为题曝光了源城区源南镇和平村一村民 “填江围地”、违章建筑的违法行为。昨日,记者从市、源城区两级水务局获悉,该处违章建筑将于本周内全部清除,非法倾倒、填江围地的土方也将清理完毕,还河道原貌。
事发地位于东江河和平村滩下段,原为河砂临时堆场,该村村民邱某自2002 年开始使用。今年汛期来临,雨水渐多,为防止淹没堆场,邱某于上月中旬在堆场周围,沿着东江河道推土填江,构筑了土堤。在此基础上,邱某还搭建了简易的构筑物,经营餐馆。
源城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邱某新填筑的土堤长约160 米,宽约13 米,总面积达到了2000 多平方米,堆填的土石方有2000 多立方米。记者看到,这片沿着东江河道堆积起来的泥土还是新的,与原有堆放河砂的场地形成鲜明对比。由于东江水位上涨,新土受江水冲击,部分散入江中。地块上方一栋简陋的搭建物上写着“东岸人家”字样,房内还摆放着许多桌椅,似是餐馆。
在邱某非法占用河道、填江围地后,市水务局与源城区已派人于上月底和本月初到现场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发送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事后,当事人曾自行清理过部分填土,但未能恢复原貌。对此,源城区于本月16 日再次对其下发了限期清除通知书,要求非法占用河道的土堤、地块上的非法建筑物要在本周内清理完毕,彻底恢复河道原貌。
近两日,当事人在水务部门的监督下,开始清理部分土方,但受天气影响,清理工作进展缓慢。据悉,如果当事人没有限期清理,源城区将组织公安、水务、土监以及源南镇、当地村委会等力量,进行强制清除,产生的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市水政监察支队支队长黄安发表示,根据水务部门日前巡查,发现在东江河段填江围地、占用河道的行为不多,但在东江市区段东岸、市高新区段,还有村民冒险利用河滩地挖筑鱼塘、占用河道。今后,水政监察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严格监管,一经发现此类违法占用河道的行为,将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确保全市的河道安全畅通。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