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碳汇造林亟待突破资金“瓶颈”碳汇林进入碳市场交易

    

三分种,七分管。阔林树种上去了,管护也必不可少(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碳汇林吸引二氧化碳,排出氧气,被誉为“森林氧吧”。近日,广东长隆在我市和梅州实施的碳汇造林项目通过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审核,成功获得备案,成为全国首个可进入碳市场交易的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项目。目前,我市森林碳汇林种了多少? 碳汇林发展遇到了哪些困难?昨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

     365万亩已完成273万亩

     “碳汇”造林是一项具有综合性效益的工程,项目的实施可产生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据悉,我市在“碳汇”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原则。据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所栽植的树木都是“碳汇” 能力较强的红椎、木荷、藜蒴、红香等优良乡土树种外,还使用人工作业、施有机肥等手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

     根据测算,一般情况下,3000 亩荒山迹地种上南方常用的优良乡土树种,经过20 年的生长周期后,可成为每年吸收3667.5 吨二氧化碳,排出1080 吨氧气的森林氧吧。市林业局提供的数字显示, 2012 年到2015 年,我市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4 年总建设任务为 365 万亩,截至目前,全市完成“一灭三改”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任务273.72 万亩,其中今年完成工程造林53.98 万亩、封山育林 37.26万亩。

     种植管护需1200元/亩

     植树造林有句行话,三分种,七分管。种不易,管也是个大问题。据有关专家测算,种植碳汇林,包括后续两年抚育管护在内,一亩需投资1200 元左右,而目前上级资金补助标准是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县区PK 成功的为每亩400 元,若PK 不成功则每亩仅320 元,资金缺额很大,这导致造林质量标准不高,管护成本压力过大。

     根据要求,2012 年到2015 年,我市要消灭112.2 万亩宜林荒山,完成252.8 万亩的疏残林、低效纯松林、低效桉树林的改造任务。这些任务全部完成后,每年支出的森林管护成本将不是一笔小数目。而当前省级下达造林资金不够,加上我市市、县公共财政困难,地方配套难以落实,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探索社会造林新机制

     虽然资金匮乏成为了碳汇造林的一大“瓶颈”,不过,市林业局表示,最近我市已积极向省级争取抚育资金,建议省级财政增加投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和造林补助标准。市林业局在对县区森林

     碳汇重点生态工程进行检查时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工程造林的林地难于协调,村民造林积极性不高。市林业局分析说,这主要是基层造林积极性不高所造成的,这也迫使我市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造林新机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到造林中去,由政府造林转变成以社会造林为主。

相关链接:

     “碳汇”: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个过程被称为“碳汇”。专家研究表明,森林每年每生长出一立方米的蓄积量,平均吸收1.83 吨二氧化碳,放出1.62 吨氧气。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大气中增多的二氧化碳是罪魁祸首,而森林固碳在制氧、减缓温室效应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碳汇”造林:根据《京都议定书》的有关规定,由二氧化碳排放企业、个人出资造林,用来购买林地吸收二氧化碳,充抵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做法与企业排污要交污水处理费用相似。

     本报记者 张涛 文/图






上一篇:市委书记何忠友昨天率队到源城区调研 “创文”工作
下一篇:定期向社会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