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扶贫资金“双重”公示初尝甜头 公开赢民心

扶贫资金“双重”公示受到群众欢迎。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如何用好管好,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我市积极创新思路,从今年4 月份起,率先在全省推行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扶贫资金“双重”公示制度,即镇财政所和村委会双重公示,目前取得了明显成效。市扶贫办近日透露,市财政局、扶贫办联合成立的检查团上月随机抽查了相关镇村的120 户群众,结果显示,群众对村扶贫资金使用的满意率达71.3%,基本满意的20.4%,不满意仅8.3%。
“双重”公示赢民心
“扶贫资金公示栏对钱的使用都透明公开了,很好,我们期期必看。”10 月15 日,东源上莞镇百坝村村民陈春荣站在村扶贫资金公示栏旁说。记者在公示栏前看到,百坝村修建文化广场、新修水圳及安装路灯等工程花费资金一分一毫都清清楚楚。村民陈松安也说,通过“公示栏”,看到各项扶贫资金花得明明白白,就不会乱猜。
百坝村一村干部也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村务公示习惯报喜不报忧,特别是对于一些扶贫款的使用,或是工作疏忽,或者出于私心,一味遮遮掩掩,犹如一个患了小毛病的人,讳疾忌医,最终丢掉了老百姓的信任。如今,扶贫资金公布得清清楚楚,群众看得明明白白,自然也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杜绝扶贫“好处费”
据了解,我市今年要完成2 万户以上农房改造和“两不具备”村庄群众搬迁安置任务,实现60%以上贫困户脱贫,扶贫资金缺口很大,任务十分艰巨。市扶贫办工作人员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地方存在扶贫资金没有发放到位或者挪用扶贫资金等现象。
市扶贫办主任谢敬生说,农房改造补贴发下去后,有些村干部欺骗群众说补贴款是经他们争取才得到的,以此索要“好处费”;还有一些则把补贴另作他用,没有专款专用,这些都是不允许的。
为此,从今年4月份起,我市出台了扶贫资金“双重”公示制度,在镇、村两级公示相关扶贫项目,让广大群众对扶贫政策和扶贫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接受群众监督,促进扶贫资金安全、精确、高效使用。
44.1%村落实“双重”公示
据介绍,9 月初,各县区对全市283 个贫困村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和扶贫资金“双重”公示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在此基础上,市财政局、扶贫办抽调人员成立检查团,抽查了20%的贫困村及所在镇。结果显示,抽查的37 个镇59 个贫困村,26 个村落实了扶贫资金“双重”公示,占比44.1%; 32 个村仅村委会落实了单公示;有1 个村镇财政所及村委会均未落实公示。
谢敬生说,通过了4 个多月的实践证明,“双重”公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扶贫资金的规范使用,扩大了群众知情权、监督仅,保障了群众利益,对加强扶贫资金的监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报记者 张涛 文/图
上一篇:部署第四季度工作 全力冲刺力促全年任务完成
下一篇:创文让城市环境更加洁净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