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河源出台发展规划 构建"一核七园十中心"物流格局

 

为推动我市物流业加快发展, 12 日,我市组织召开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研讨会,来自省市各级物流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物流企业汇聚一堂,围绕打造物流枢纽、构建物流基础服务平台、推动物流园区发展等方面畅所欲言,并对推动河源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何忠友

打造全省综合运输枢纽节点

市委书记何忠友说,我市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编组站——龙川编组站,该站既有辐射整个广东的地理优势,又有强大的货运吞吐能力。他认为,公路、铁路、水运这三种运输方式,都能通过龙川编组站进行汇聚融合,可借此把龙川打造成全省综合运输大通道上的一个枢纽节点。

何忠友倡议与会政府部门、物流企业建立物流合作的联席制度,把各自为政的物流企业串联起来,形成公路、铁路、水路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的综合物流体系,增强统筹能力和覆盖能力,推动物流业的大合作、大发展。

刘伟

改造县村客运站为物流节点

“河源区位优势明显,是珠三角通往粤东北、粤赣南等周边地区的重要节点,发挥着南接珠三角、北联大内陆的‘大陆桥’作用。”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伟表示,今后省交通集团将依托高速公路和道路运输两个抓手,构建河源地区的公路商贸基础服务平台,积极参与河源公铁、公水联运综合物流园区的投资建设,使高速公路与铁路和港口有效对接,发挥道路运输点到店、方便快捷的优势,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针对农村地区,刘伟表示,今后将以现有的农村客运和县镇客运站为依托,将县镇以下的站场改造为当地重要的商业和物流节点,促进农村地区商品的双向流通,逐步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

马仁洪

打造铁海联运省级物流园

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仁洪说,目前,广东省物流协会已和龙川县加快谋划龙川铁路综合物流园及无水港的建设,把物流园打造成“铁海联运”的省级内陆港生态物流园,初步的设想是把广东沿海的港口用铁路接到龙川编组站上,把国外向内地走的物资都集中到港口,由港口转铁路到龙川编组站,再进行增值服务,进行加工、配送、分拨,最后运送。

据悉,目前合作建设的“铁海联运”生态型的内陆港物流园选址在龙川老隆镇幸福村,已经有龙川县嘉鸿物流园、龙川县商贸中心、龙川县海源冷链仓储物流公司、龙川县新城物流中心等一批有影响和拉动力的新型业态项目落户。

相关新闻

我市出台《物流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

“一核、七园、十中心”构建发展格局

本报讯 日前,我市出台了《物流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按照规划,未来我市将以产业升级和现代物流需求为导向,构建“一核、七园、十中心”的物流业发展格局,全力将我市打造成丝绸之路物流通道的重要节点、全国低碳物流发展示范区、粤北赣南现代物流业集聚区和珠三角农副产品仓储加工配送基地。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网络的逐步完善,我市物流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统计显示, 2013 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 68.6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10.1%。货物运输量3995 万吨,其中公路货运量3984 万吨。《规划》提出,未来我市将以源城区为核心,建设集物流信息综合管理、物流行业咨询服务、物流新技术应用推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河源市智慧物流综合信息中心,打造高新区、江东新区、龙川海铁联运、仙塘、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紫城、粤赣特别合作区(和平)等七个物流园区。同时,我市还将在物流园区周边及产业、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结合交通基础设施等实际情况,配套建设十个专业性物流中心,为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配套服务。

本报记者 刘曦



相关热词搜索:物流业 研讨会 全市


上一篇:深河产业城一期规划城市绿地15公顷
下一篇:河源开展人口"小普查" 将对市区13万人进行统计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