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重规划,巩固地方发展之基

本报12 月9 日报道:昨日,河源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听证会召开。会上,市发改局汇报了“十三五”规划初稿的编制内容,并与20 多个单位代表讨论改进,为我市下一步“十三五”规划的具体内容集思广益。据了解,“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在 2020 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确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阶段。

点评:如果把地方比作一棵大树,那么规划就是树的根基。树叶长在树枝上,树枝长在树杈上,树杈长在树干上,树干长在树根上。在一个地方,树叶性的问题有成千上万,树杈性的问题成百上千,而树根性的问题就不多了。这类问题虽然不多,却比树叶、树杈的问题都要来得重要。要是树根烂了,任凭怎么摆弄,树叶也不会再绿。明年是“十三五”的开端之年,河源又迎来了发展新时期,我们应该集中精力谋划地方发展的基本性问题,科学制定全面发展的思路措施,绘就全面的发展蓝图,让“大树”根基牢牢扎在土地里。当然,我们并不需要过于在意制定的规划是否可以“管上百年”,重要的还是用一个规划来让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对河源的发展方式达成共识,在共识中前进,在共识中不断完善规划。

本报12 月9 日报道:昨日,市长彭建文调研市区部分市政工程推进情况。记者获悉,明年春节前,永福路越王大道至中山大道路段、迎客大桥桥头公园南公园和北公园都将完成建设,并交付使用;市民广场征地拆迁也将同时完成。彭建文要求各项目单位要加快施工进展,确保项目如期竣工交付使用。

点评:“十二五”的尾声,市委市政府依然在大力改善民生,为“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铺垫,因为“十三五”规划的首要目标就是改善民生。人们对于小康社会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经济总量增长被认为是小康社会的前提甚至必要条件。但随着经济总量达到一定水平,我们却发现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并未缩小。因此,“十三五”要实现“增长为本” 向“民生为本”的转变,把改善民生反映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中,比如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

栏目主持:黄冉



相关热词搜索:地方


上一篇:以平常心看待 “同志”和艾滋病
下一篇:“智能快递柜”真省心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