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新区有了53所教育机构 将担起教育现代化重担
江东新区9 所主要学校
本报讯 记者 杨金萍 近日,江东新区教育工作完成交接,标志着江东新区将迎来教育发展的新起点。据了解,包括源城区源南学校、源城外国语学校、河职院附小等学校以及紫金县临江镇、古竹镇的所有学校均划入江东新区,江东新区辖区内现有教育机构(含公办、民办中小学、教学点、幼儿园及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53所。
小升初 划片招生就近入学
据介绍,自3 月1 日起,市教育局正式向江东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行文并实施教育行政管理。江东新区教育工作由此步入正轨,江东新区辖区内新设立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教育培训机构的行政审批事务由市教育局授权江东新区管委会管理,设立高中阶段教育机构的审批权则仍保留在市教育局。
记者了解到,辖区内小学升初中将按现有区域由江东新区管委会负责实施,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不得通过考试方式办重点学校、重点班。
升中考 划入市区统一招录
据悉,今年起,江东新区辖区内初中学校毕业生升高中招生将划入市区范围统一管理,由源城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升高中考试,再由市教育局组织市区现有高中学校(河源中学、市一中高中部、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源城区东埔中学、古竹中学)统一划线录取。
江东新区升中考划入市区统一招收录取,此前由紫金县招收的临江镇、古竹镇内四所初中纳入市区高中统一招生。有市民担心,生源的增加,是否会挤占市区考生入读重点高中的机会?经市教育部门评估,今年全市所有示范性高中取消择校生,河源中学招收正取生人数将有所增加;市一中高中部预计将于今年9 月建成开学,由于市一中与河源中学实行平行招生,我市将进一步释放招生指标,市区考生入读重点高中的机会基本不受影响。
平稳过渡 财随事转财随人转
今年召开的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上,正式审议通过了将江东新区的社会管理事务列入财政预算并单列编制,列入经费保障内容。按照属地移交、建制整体移交、“财随事转,财随人转”平稳过渡原则,江东新区辖区内教育机构整体移交江东新区管委会后,省教育经费下拨,按省财政厅核定人数标准下拨到源城、紫金县财政局的经费上划到市财政,由市财政局统一转划江东新区发展财政局,再由江东新区发展财政局下拨至有关学校,以确保江东新区辖区内学校正常运转。
交接会上,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源城区、紫金县教育部门工作移交但不甩手,江东新区要接稳管好教育工作,全力以赴推动市一中高中部建设工作,确保市一中高中部如期建成开学。
副市长朱蔚蔚强调,教育是一号民生工程,涉及到千家万户。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确保教育工作平稳过渡,不能因为工作交接贻误江东新区教育发展。江东新区要尽快主动对接,对照责任分工,理顺工作程序,杜绝管理断档、职能断线;要承担起教育现代化的重担,尽快进入角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资源,全力打造河源教育高地。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